News

媒體故事

2021.10.08

外景主持人最怕紫外線! 陳俋塵公開肌膚防曬保養秘訣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隨著本土疫情趨緩,中秋連續假期全台湧現出遊潮,但是秋老虎發威的情況下,強烈的紫外線照射若沒有做好防曬,恐會造成許多肌膚問題,這也是時常需要在戶外走跳、以豐富表情分享各種旅遊心得的外景主持人──正妹陳俋塵的切身問題,她深切感受到防曬和肌膚保養對外景主持人的重要性。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隨著本土疫情趨緩,中秋連續假期全台湧現出遊潮,但是秋老虎發威的情況下,強烈的紫外線照射若沒有做好防曬,恐會造成許多肌膚問題,這也是時常需要在戶外走跳、以豐富表情分享各種旅遊心得的外景主持人──正妹陳俋塵的切身問題,她深切感受到防曬和肌膚保養對外景主持人的重要性。 即將在11月6日開跑的「銀髮族運動會」,將於台北小巨蛋旁的市立體育館舉辦,人間衛視《幸福時光》會在周六晚間10:00、周日早上8:00及下午2:00播出,陳俋塵為了讓自己時常呈現在最佳狀態,已預約專業的皮膚科診所進行肌膚修護。 ▲莊德揚院長表示,不同波長的紫外線對於肌膚的傷害也有所不同。(圖/莊德揚院長提供) 立悅皮膚科診所院長莊德揚指出,肌膚經長波紫外線(UVA)照射會破壞膠原蛋白和彈力蛋白,進而產生皺紋、鬆弛;而中波紫外線(UVB)則會使肌膚變得暗沉、產生斑點,這些都是典型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 莊德揚說明,雖然透過玻尿酸、聚左旋乳酸等填充物,或使用肉毒桿菌素,能改善肌膚問題,不過填充物注射後,在風險較高的區域有可能有形成結節或造成血栓、失明等風險;至於肉毒桿菌素,若劑量較重則短期有表情較僵硬的可能性。 然而,有些希望追求效果自然且安全的愛美人士,會選擇使用自體血小板來改善膚質,像是PRP或PLT凍晶。自體血小板是萃取自個人血液中的血小板,內含豐富的再生因子,因取自於自身較不易出現過敏症狀,即使是較敏感的T字部位也很安心,很適合搭配做複合式的療程。 自體血小板可以應用的範圍很廣,能搭配許多肌膚上的療程,但缺點就是每次使用,都需要採血,最近1款PLT凍晶,可以1次抽血,製作出10至20瓶純度和濃度高的血小板凍晶,省去每次採血的麻煩,並由專業醫師透過2到3次、每次間隔1個月的全臉使用,包括使用在臉頰和眼周肌膚以改善表皮的彈性光澤。以過去的研究顯示,患者在接受2次使用後,1年回診追蹤,肌膚底層的膠原蛋白量仍然比使用前多。 ▲莊德揚提醒,PLT治療仰賴醫師的技術和經驗,且注射後的保養相當重要,即使陰天、冬天都還是有人體感受不到的UVA照射。(圖/莊德揚院長提供)   莊德揚進一步補充,如需加強細紋、斑點和肌膚鬆弛等老化現象,可以使用皮秒雷射、電波拉提或注射填充物,搭配PLT加強肌膚淺層及結構性問題,容易老化的部位多是在骨骼、韌帶、臉頰凹陷處、額頭、眼周等,尤其是額頭和T字部位的血管較多,PLT較能避免施打填充物的風險,此外,許多患者在治療後的長期追蹤回饋反應,上眼皮的睫毛變長且濃密,因此目前應用做為生髮的輔助治療,改善髮際線後退或雄性禿問題,用途相當廣泛。 最後,莊德揚提醒,PLT治療仰賴醫師的技術和經驗,且注射後的保養相當重要,即使陰天、冬天都還是有人體感受不到的UVA照射,因此參與此次運動會的民眾都應特別加強防曬,每2到3小時補擦1次防曬,延緩肌膚老化的速度從日常保養做起。

2021.09.16

外送物流疫情爆單引發職業傷害 增生療法解救長期勞損

【NOW健康 李蔚萱 /台北報導】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爆發,興起一股外送宅配熱潮,業務爆單,也使得外送員職業傷害頻傳,台北佑達骨科診所總院長蔡宗穎醫師統計,下背痛、肩頸痠痛、手腕疼痛等3大類最為常見,針對長期勞損嚴重患部可考慮增生注射修復治療,幫助修復受損組織、以強化結構穩定度。   【NOW健康 李蔚萱 /台北報導】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爆發,興起一股外送宅配熱潮,業務爆單,也使得外送員職業傷害頻傳,台北佑達骨科診所總院長蔡宗穎醫師統計,下背痛、肩頸痠痛、手腕疼痛等3大類最為常見,針對長期勞損嚴重患部可考慮增生注射修復治療,幫助修復受損組織、以強化結構穩定度。   針對長期勞損嚴重患部 增生療法幫助修復結構穩定度   以機車外送而言,因久坐、搬運貨品等不良姿勢,及戴安全帽同時低頭滑手機,也容易造成頸椎肌肉和相關韌帶的受損。此外,因長時間手腕催油門、按煞車等動作,也容易罹患肌鍵沾黏(板機指、媽媽手)及神經壓迫腕隧道症候群。 蔡宗穎醫師指出,一般因姿勢不良、職業傷害所引起的肌腱發炎,會先採用保守性治療,給予消炎止痛藥物,以及搭配復健、徒手治療、震波、高能量雷射等治療方式,來幫助肌肉放鬆、減緩疼痛、增加組織修復。倘若保守性治療後未改善,影響到關節結構不穩定、進而造成神經壓迫及所對應的肌肉無力,這時可考慮針對受損韌帶接受增生注射修復治療,也就是經由高解析度超音波定位,針對患處精準注射修復藥水,如高濃度葡萄糖、高濃度血小板PRP、血小板生長因子凍晶PLT、羊膜/絨毛膜基質移植物等,來幫助修復受損組織、及強化結構穩定度。 蔡宗穎醫師補充說明,PRP和PLT的差別在於,PLT(血小板生長因子凍晶)具有定劑定量、濃度純且穩定之優勢,每瓶 PLT皆濃縮為10億顆血小板,血小板數量為傳統PRP的3倍、生長因子為傳統 PRP的7.45倍,同時PLT殘留較少的白血球及血漿雜質,在治療時可以減少疼痛感並達到修復效果。此外, PRP每次治療皆須抽血,而PLT只需抽血1次,便可使用多次療程,適合需多次長期治療的患者。因 PRP及 PLT各有不同的優點,需專業醫師評估後建議治療。   物流及外送人員避免職業傷害 醫師提供專業建議   蔡宗穎醫師近日收治1名45歲男性外送員,平時因久坐騎車,加上不良姿勢運重物,某天一個轉身,竟引發下背劇烈疼痛,無法負重行走。先至醫院核磁共振檢查後無明顯問題,但經止痛藥、傳統復健治療後疼痛加劇未改善,故至本院求診,看診時發現病患雙下肢長短不平衡、合併骨盆薦髂關節韌帶受損及骨盆旋轉錯位;以及下腰椎小面關節韌帶受損不穩定。經脊骨矯正骨盆復位後,病患下背疼痛及雙腿無力立刻改善,再配合超音波導引增生注射修復治療,以修復受損骨盆及腰椎韌帶,以強化整體穩定度,後續搭配骨盆核心運動訓練後,已不需仰賴止痛藥同時恢復日常生活。 蔡宗穎醫師特別提醒,增生注射治療是一種活化身體軟組織(包括肌腱、韌帶、肌肉纖維及關節軟骨)重新進行修復的療法,經文獻統計有82%患者治療後有進步,主要在於每個人修復力、受損嚴重度、治療後有無好好保養等不同而有所差異。注射前及注射後應避免服用消炎止痛藥,因會抵消增生療法之療效;同時注射後需攝取足夠的營養才能幫助恢復,比如說蛋白質是身體組織修復所需要的原料 建議每天最好攝取50至100 g,以及多補充 維生素B、C、D及適當的礦物質鈣、鎂、鋅、錳、銅等,最後配合充足的休息及睡眠,以加強修復治療效果。 物流及外送人員如何減少職業傷害呢?蔡宗穎醫師建議,平時要注意姿勢,避免肩頸及下背同一姿勢過久,造成脊椎關節韌帶壓力過大;騎車時雙膝稍往內收,避免髖關節內外轉不均,造成骨盆不平衡而勞損;同時雙膝向前伸展踏穩勿往後勾;搬運貨品時應蹲下再搬起,勿直接彎腰;可趁等紅燈時做一些上背伸展擴胸、肩胛骨往後往內收等動作;最重要是適當的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及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才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最佳方法。

2021.08.20

自體脂肪填補臉凹、豐胸 血小板生長因子添脂肪存活率

2021-08-20 林郁敏報導 隨著年齡的增加,臉部的膠原蛋白和脂肪也會逐漸流失,有些民眾因此出現夫妻宮、額頭、雙頰或全臉凹陷,不僅看起來沒精神,還會嚴重影響到外觀,女性即使靠化妝都難以填補,整形上,常使用的填充物,又擔心會有塑膠感不自然,席睿時尚美整形診所院長余宗宸,目前也越來越多人選擇自體脂肪填補胸部以及臉部凹陷。   【NOW健康 林郁敏/高雄報導】隨著年齡的增加,臉部的膠原蛋白和脂肪也會逐漸流失,有些民眾因此出現夫妻宮、額頭、雙頰或全臉凹陷,不僅看起來沒精神,還會嚴重影響到外觀,女性即使靠化妝都難以填補,整形上,常使用的填充物,又擔心會有塑膠感不自然,席睿時尚美整形診所院長余宗宸,目前也越來越多人選擇自體脂肪填補胸部以及臉部凹陷。 一般而言,臉部凹陷會採用玻尿酸或自體脂肪填補,兩者各有優勢,余宗宸院長指出,玻尿酸填補的效果立即,可以維持半年至1年,不過對於全臉凹陷的人來說,需要使用較高劑量才能完成填補,且玻尿酸會逐漸被人體吸收,仍需要持續進廠維修,少數人還可能會有過敏問題;至於自體脂肪填補,則是沒有排斥問題,脂肪量也可以自行控制,若填補後,體重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上不太需要每年回診做療程,因此不少人會選擇自體脂肪填補。 然而,自體脂肪填補的效果取決於脂肪存活率,部分民眾也擔心脂肪抽取部位會凹凸不平,余宗宸院長表示,通常療程以抽取大腿的脂肪為主,因其幹細胞含量較多,存活率也會較高,其次則是腹部脂肪,由於受到眾多因素如個人體質、作息等影響,脂肪存活率約4成,根據國外的文獻,許多自體脂肪填充,會搭配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或幹細胞,來提升自體脂肪的存活率。根據文獻,搭配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進行自體脂肪填補,存活率可達到7至8成。 余宗宸院長提到,目前國內的自體血小板相關技術有傳統的PRP以及PLT凍晶。PLT是取自患者自身的血液,再單獨解離出血小板,其製作方式不同於PRP,能確保每1瓶PLT的生長因子濃度高且穩定,讓醫師在使用時,可精準測定劑量,抽1次血,便可製作出10到20瓶不等的PLT凍晶,在室溫下可保存3年,這些生長因子有修護及加速再生的作用,已被廣泛運用到各項療程。 以門診經驗觀察,原本全臉各部位都有凹陷的中年婦女,在進行療程後,回復自然的澎皮模樣,讓憔悴的臉變得更有元氣;另外還有1位25歲女性的胸部只有小A罩杯,求診時胸部完全是平的,她對此感到很自卑,透過療程,術後成功升級至B罩杯,現在已能自信地穿各種服裝,展現自己。余宗宸院長提醒,若擔心術後的成效或有其他疑慮,術前可多諮詢專業醫師,了解療程的細節,術後需留意2周內不得任意觸碰填補部位,才能讓脂肪與該部位完整地結合。

2021.08.03

疫情居家久坐引來腰椎痛 長時間坐姿不良難怪痛的是你 PRP、PLT治療或手術方式改善

2021-08-03 林郁敏報導 居家防疫2個月以來,民眾的戶外活動減少,復健科門診的傷患卻不減反增,方舟復健科診所醫師顏子訓指出,疫情爆發至今,多數上班族居家辦公,幾乎整天坐在電腦桌前,辦公結束又接著追劇或看運動賽事,長期久坐導致許多人腰痛、下背痛接踵而來因此前來診所治療,青壯年以椎間盤突出症狀居多,中老年人則多為腰椎小面關節炎。PRP、PLT治療或手術方式改善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居家防疫2個月以來,民眾的戶外活動減少,方舟復健科診所醫師顏子訓指出,疫情爆發至今,多數上班族居家辦公,幾乎整天坐在電腦桌前,辦公結束又接著追劇或看運動賽事,長期久坐導致許多人腰痛、下背痛接踵而來,青壯年以椎間盤突出症狀居多,中老年人則多為腰椎小面關節炎。 顏子訓醫師表示,脊椎的結構中,前端椎體之間有避震作用的「椎間盤」,後方有上下關節凸,兩兩銜接構成的「小面關節」,兩者都是支撐身體活動的重要部分。若長時間久站、久坐、姿勢不良都很容易導致磨損,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或者小面關節退化發炎等狀況發生,兩者常見的症狀都是腰部和下背疼痛,若神經受到壓迫,還可能導致走路無力。 顏子訓醫師說明,針對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保守性治療有牽引治療、徒手治療和運動治療。牽引治療較適合椎間盤內層的髓核突出患者,常見於年輕人,疼痛感是逐漸增加而非急性;徒手治療適合椎間盤外層的纖維環突出患者,常見於年紀稍長或因搬重物閃到腰的人,治療時會以整脊術(manipulation)讓突出的椎間盤復位;運動治療是由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指導運動,幫助患者的椎間盤復位。 而小面關節位在脊椎後方,左右各一,像是兩扇門可以開闔,當身體前彎時,小面關節打開,後仰時則閉闔。至於腰椎小面關節炎是屬於較深層的關節退化、發炎,通常會先給予這類患者深層熱療,如微波或短波治療。 通常小面關節退化的病患多合併單側關節錯位(多數為某一邊的門關不上),所以需用關節鬆動術與快扳法使錯位的小面關節對位,讓小面關節逐漸恢復正常狀態。若採用保守治療,病情仍沒有緩解,則考慮以注射治療如類固醇、PRP、PLT治療或手術方式改善。 近期「居家防疫傷害」多為久站或久坐造成的,通常屬於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患者。顏子訓醫師補充提到,血小板內富含生長因子,能幫助修復受損組織,PLT相較PRP為濃度更高且穩定的增生療法,取自患者本身血液250c.c.可製成10到20瓶PLT的血小板凍晶,保存期達3年,適合需要長期或多次治療的患者。至於PRP則可在抽血後立即注射,但濃度較不穩定,較適合急性症狀的患者當下治療。 為避免關節損傷退化,顏子訓醫師建議,目前疫情警戒已降至2級,民眾可以保持基本外出活動,在遵守防疫規範的情況下,1個星期至少保持2到3次運動,散步、騎腳踏車等,都能大幅降低疼痛發生的情況,若是正在治療的患者,則須配合復健科醫師指導,做專屬的運動治療。

2021.07.15

思必瑞特生技受邀參與天下經濟論壇,分享病毒與人共存的未來

文: 行銷部 2021 天下經濟論壇夏季場於7月15日舉行,思必瑞特生技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林道隆受邀參與「超越逆境 超前突圍-病毒與人共存的未來」專題論壇,以「病毒與人共存的未來-再生醫療對於後疫情的康復之路」為題,分享再生醫療如幫助人們面對疫情後,對健康上造成的衝擊   2021 天下經濟論壇夏季場於7月15日舉行,思必瑞特生技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林道隆受邀參與「超越逆境 超前突圍-病毒與人共存的未來」專題論壇,以「病毒與人共存的未來-再生醫療對於後疫情的康復之路」為題,分享再生醫療如何幫助人們面對疫情後對健康上造成的衝擊。 (圖擷取演講畫面: 思必瑞特總經理 林道隆總經理)   林總經理從過去經歷的SARS、MERS的經驗到現在的COVID-19的疫情,說明傳染疾病對於人們的影響,以及醫療應對上的變化為開始,帶到COVID-19感染後醫療上必須面對死亡的風險以及症狀的持續,組織修復與再生會是一個有效幫助以及面對病毒帶來衝擊的解決方案。 林總經理,特別提到,在國內外,細胞治療已經成應應COIVD-19的一個主流臨床研究項目,但細胞治療仍有許多使用上以及技術上的限制需要突破,而濃厚血小板PLT相對安全性高,取得容易,在國外多的國家已開始進行相關的臨床試驗,成效顯著。 在演講的最後,林總經理特別以ADAPT(適應)- Already、Discovery、Acknowledge、Prepare、Trust作為「與病毒共存的下一個正常生活」的應對方式為結語,預防勝於治療,因此預防絕對是面對疾病初期的不二法門;透過對疾病的認識利用實證醫學的概念找到應對疾病的方式,會是面對疾病快散後的最好的策略。 (圖擷取演講簡報: ADAPT適應與病毒共存的未來)   最後,林總經理,提到醫療技術的日新月異,仍需要官產學的互相配合,才能夠為大眾健康謀福利。 本次的論壇,因疫情第一次以線上的方式呈現,本次的專題論壇「超越逆境 超前突圍-病毒與人共存的未來」,主辦單位天下雜誌,在節目安排上頗具巧思。一開始安排台北市長柯文哲(官),以公衛制度的建立以及台北市為例,做疫情管控上的經驗分享,接著邀請彰化秀傳醫院的黃士維院長(學),以醫院創投的角度,透過醫療體系的整合以及新技術影劑的角度,做為提升醫療效率的方向做詮釋,最後再以思必瑞特生技的林道隆總經理,以產業應用的角度,以實證醫學的概念,提供面對後疫情的治療方案。透過三方面的角度,提供聽眾一個較全面的觀點,讓與疫情共存未來不再恐慌。 (圖截自於活動網路圖片)

2021.07.15

不用手術、沒副作用 再生醫療是新冠肺炎的新希望嗎?

整理 天下編輯部 從2020年迄今,人類已付出超過1.88億人感染、逾400萬條性命的代價,換來對新冠病毒的慘痛認識。未來,我們要如何繼續與這一病毒共存?國內生技新創公司思必瑞特總經理林道隆提出另類新思考,新興的再生醫療會是可能的解方嗎?以下是他在2021《天下》經濟論壇的演講精華:   過去台灣曾經歷過SARS,中東也經歷過MERS,現在則是全世界共同面對COVID-19新冠肺炎。 但無論是面對什麼疫病,醫界一直以來不變的概念是,預防勝於治療,治療過後才能找到治癒的模式。 當然,對新冠肺炎最好的預防是施打疫苗。但這一前提是我們要對病毒有相當的認識。 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是,新冠病毒非常狡猾,它可以在身體裡面潛藏很久,也會突然爆發出來。病患感染後,即便是治癒,對身體的影響仍可能持續長達半年之久。 甚至有可能重複發病。義大利已有案例顯示,有病人在治癒並經過兩次PCR檢測陰性後,又遭二度感染,而且病情更為嚴重,短短幾個禮拜內爆發重症,並且死亡。 確診病患即便是完全治癒,但在之後的5年、10年,會不會對患者的生活品質持續造成影響,這是我們目前還不能回答的問題。   印尼研究:再生醫療救活重症患者 國內外現行的感染後治療方式,可以分成輕症、重症,和危重症等三個階段,最主要的差別,除了藥物的使用種類不同外,就是輕症時期還沒有使用到呼吸治療。 其實,這個階段正是再生醫療介入的好時機。因為此時病人的自體機能可能還維持在相對不錯的程度,提早給予治療,能降低重症的機率。再生醫學的優點是,相對於傳統化學藥物, 對於身體機能傷害、副作用較低,透過促進組織修復再生,以達到治療甚至自癒的目的。 即使在重症階段,我們也可以看到國際上已經出現三篇非常有佐證力的臨床試驗,指出運用再生醫學一種低風險的高濃度血小板療法,來對抗新冠肺炎。它的優點是低風險,不會有基因突變、細胞變種的疑慮,同時也取得容易、速度快。 例如,一項在印尼的研究顯示,有15名的重症患者在接受霧化高濃度自體血小板治療後,肝臟生成的血漿蛋白(CRP)恢復上升,血氧飽和度進而提升,最後救活了其中13名患者。 而且這一治療方式非常簡單,只要將血小板霧化後讓病患經由鼻腔吸入,讓肺部吸收就可以快速達到療效,不用手術,也不用注射,且未發現副作用。 從急救科醫師的角度來看,以低風險即時產生療效的手段,就是一個好的治療方式。   與病共存新生活:ADAPT 最後,我認為未來人類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生活,可以用一個英文字來概括「ADAPT」(適應)。 A是Already,包含預防醫學、接種疫苗。 D是Discovery,我們還要繼續去發現與探索病毒的變種、疫苗的保護期可以有多長、再度感染的風險,以及感染後的治療。 A是Acknowledge,認知與了解感染的途徑、病毒的存在。 P是Prepare,為未來的治療需求先做準備,了解染疫後的治療方向。 T就是Trust,更長遠的未來,我們可以相信再生醫學將帶來突破,降低人們對藥物的負擔,甚至可以透過自體修復的方式來治癒疫病。 (責任編輯:呂冠璇)   原文網址: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7245?utm_campaign=media_others-affiliate-cwef-summer-2021&utm_medium=affiliate&utm_source=media_others&_ga=2.121355720.1799342180.1626237827-897566426.1625474225

2021.07.14

PLT凍晶粉療法 大谷翔平也用過的神奇療法 思必瑞特要讓更多人都用得起

文 林佳誼 轉自 天下雜誌 台灣自2018年開放部份自體細胞治療計畫以來,再生醫學迅速捲起IPO熱潮,上市櫃已有12家相關族群。生技新創思必瑞特從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PRP)技術切入,前新浪網共同創辦人姜豐年也是投資人。這項過去如大谷翔平等運動明星都愛用的再生療法,思必瑞特如何讓更多台灣人也用得起?   今年台灣大學籃壇的一大奇蹟,就是創隊僅4年、過去沒人看好的政大雄鷹,竟一舉擊敗去年冠軍世新大學,拿下校史首座大專院校籃球聯賽(UBA)冠軍。 政大雄鷹背後關鍵推手、曾為職業籃球選的新浪網創辦人姜豐年,4年前全力贊助政大成立籃球隊,親自挖角、督軍自不用說,但他還有一個照顧球員的法寶,就是他所投資的生技新創思必瑞特。 「今年政大奪冠,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全員健康,都沒有人受傷,」姜豐年得意地說,他平常下足功夫,把球員顧得很好,國內連職業籃球隊都沒這麼好的醫療照顧。 其中,就包含為球員提供思必瑞特的血小板再生療法,治療運動傷害的關節受損。「一次要價不便宜,但效果很好,」姜豐年說。 姜豐年投資的思必瑞特,主要業務是用專利技術——新型PLT血小板凍晶技術(Platelet-Lyophilized Treatment),製備個人化的血小板生長因子試劑,提供高效且穩定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 Rich Plasma,PRP)治療。 簡單來說,PRP是一種再生醫學療法,原理是人體血小板中含有豐富的生長因子,將自體血小板抽取出來施打在受損的肌腱、韌帶、神經或關節等部位,已被醫界證實可以有效促進組織修復再生。   相關文章: 血小板凍晶 (PLT) 應用於改善臉部膚質、膝蓋關節修復的最終手段 骨復健科醫師談PLT與PRP增生療法 PRP療法因為可以避免開刀、縮短復健時間,在職業運動員之間相當風行。近日以「二刀流」威震大聯盟的天使隊日籍好手大谷翔平,2018年時右手韌帶受傷,就曾經採取PRP治療。已故NBA巨星布萊恩、大聯盟前洋基隊A-Rod、高爾夫名將老虎伍茲等明星也都使用過。   3年營收年年翻倍 但是傳統PRP必須每次當場抽血、僅限當次使用,且每次抽出血漿的血小板濃度也不一定。思必瑞特研發血小板乾粉製程技術PLT,把血小板乾燥成粉末狀,施打時再加入生理食鹽水還原即可。可以一次抽血、多次施打,且可以更精準控制血小板的總量和活性。 打個比喻,就像是喝牛奶,傳統PRP在每次要喝牛奶時,必須當場擠乳並馬上飲用完畢。思必瑞特的PLT技術,則是將牛奶製成奶粉,每次飲用時,只要加水還原即可。 這項專利技術,讓思必瑞特今年初剛完成的pre-A輪融資,就吸引到約1億元資金。主要投資人除了姜豐年外,還有國內知名創投達盈管顧,以及日系創投Infinity Ventures Partners(IVP)等。 「這筆資金將用於擴大租用實驗室、和生產線設備,」思必瑞特生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道隆說,過去3年思必瑞特營收都呈現翻倍成長,去年已達約5000萬元,隨著產能打開,今年預估可挑戰1億元。 這業績,已不遜於台灣幾家掛牌的再生醫學同業。 例如,今年1月上櫃就一度登上生技股王的長聖,去年全年營收為7059萬元。2月掛牌上櫃的博晟生醫,鎖定骨科修復與再生醫材,今年上半年累計營收則為244萬元。   一次家族聚會,兩人一拍即合 其實思必瑞特獨家開發的血小板乾粉製程,技術共同發明人是林道隆的伯父林智一,也就是國內知名音樂串流平台KKbox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林冠羣的父親。 林智一是藥劑師出身,在60年代畢業自國防醫學院,畢業後曾在三軍衛材供應處任職。後來退伍創業,從代理塑膠空針開始,一路做到成立中央醫療器材公司,在骨科醫材一度在台灣有50%市佔率,在國內生技產業亦有一席之地。 血小板乾粉製程專利就是他生前與團隊共同研發的成果之一。林智一一直想把這開發成一種藥品,卻沒找到成功的商業化模式。 他過世後,林冠群、找來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畢業、又曾待過美國輝瑞、台灣寶齡富錦,有多年生技藥業經驗的堂弟林道隆,將父親的遺願託付給他。 林道隆回憶,一次家族在圓山飯店聚餐,已忙於KKbox自創事業、又從父親那裡繼承了血小板乾粉技術及公司的林冠羣,正苦惱不知該如何處理。他直接開口問林道隆有何想法。 「我的方法跟你父親可能不會是一樣的,」在生技藥業已打滾多年的林道隆不僅回得很直,接著還一連串說出,如果是他,會如何將這一技術推向商業化的構想。林冠羣聽完興奮地立刻開口,「我們來一起來做這件事情,你覺得如何? 」   思必瑞特生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道隆。(思必瑞特提供)   接受媒體採訪時將西裝襯衫扣子扣到最上一顆、說起話一派斯文的林道隆,卻很有商業頭腦。2015年接任總經理後,他將業務發展從骨材研發,轉向鎖定醫美、生髮,以及運動醫療等相對成熟的應用,立刻打開市場,目前在台灣配合的醫療院所客戶已超過200家。 「Steven(林道隆)的背景很特別,他有醫學訓練,懂醫生的語言,同時又有產業歷練,知道市場需求,再加上家學淵源,」達盈管理顧問合夥人方頌仁觀察,「這樣的人才在台灣生技產業很少見。」 方頌仁說,過去思必瑞特雖有一個獨家專利技術,卻沒人把它變成應用,林道隆加入後,這項技術終於找到推向市場的方式,後續商機還有很大潛力。 不過,第一線執業的前台大和國泰復健科主治醫師、現任於維德骨科診所的復健專科醫師李嘉瑋點出,以PRP技術而言,目前還有兩大常見的問題需要克服,一是在製作和施打上難有統一標準,二是費用昂貴。 血小板再生治療目前屬於健保自費項目,傳統PRP每次療程普遍要價都在1~2萬元或以上。思必瑞特的PLT凍晶製程,一次製作多落在8~15萬元之間,相對較高。但好處是可供多次施打,若施打次數多,則單價可比傳統PRP便宜不少。但李嘉瑋點出,這相對也會衍生更長製作時間,以及後續保存問題。 但林道隆滿懷信心認為,台灣的醫療市場雖小,但台灣人對醫療的接受度很高,加上思必瑞特也已展開美國、日本市場佈局,他的目標,是要讓公司營收繼續翻倍增長下去。(責任編輯:李郁欣)   思必瑞特生技 成立:2015年 代表人物:林道隆(總經理兼董事長)、林冠羣(共同創辦人) 營收:預估約1億元(2021) 累積募資金額:約1億元 投資人:達盈管顧、Infinity Ventures、姜豐年 員工數:40人   原文網址: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7160?from=search

2021.06.29

PLT醫美產業的應用開發 思必瑞特生技PLT凍晶委託新光醫院進行用於痘疤修復的臨床

PLT醫美產業的應用開發,思必瑞特生技PLT凍晶委託新光醫院皮膚科主任黃潔貞醫師以及共同主持人新光醫院主治醫師唐豪悅醫師,進行痘疤修復的臨床應用   思必瑞特生技PLT凍晶委託新光醫院皮膚科主任黃潔貞醫師以及共同主持人新光醫院主治醫師唐豪悅醫師,於中華民國108年11月18日通過衛服部核准執行臨床應用計畫,歷經1年的時間,完成臨床試驗,並於109年11月17日提交結案報告。 思必瑞特生技與醫院計畫主持人,將研究成果整理標題為「Rapid Wound Healing and Acne Scar Improvement After Ablative Fractional Carbon Dioxide Laser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latelet-Lyophilized Treatment (PLT)」的研究報告,目前已於國際醫學資料庫Dovepress公開,在110年6月25日發表在Clinical,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的版本下載網址為:https://www.dovepress.com/getfile.php?fileID=70966 思必瑞特生技,立志於再生醫療領域,透過高效能且性能穩定佳之高濃度血小板凍晶專利技術(Lyophilized PLT)為基礎,開發多項臨床應用,並衍伸至細胞治療領域。   本篇研究報告摘要如下: 使用專利凍晶製程的血小板(Platelet-Lyophilized Treatment,簡稱PLT)搭配雷射療程是有助於改善痘疤與術後傷口的癒合率。本研究利用攝影照片、Visia 肌膚檢測儀、痘疤問卷評估,比較雷射搭配PLT凍晶或生理食鹽水療程前後的結果。研究數據顯示受試者搭配PLT凍晶的側半邊臉頰,雷射術後臉部傷口結痂的天數縮短並且斑點、毛孔、紋理的改善率數據有明顯上升。因此,研究結果指出PLT凍晶是一項新穎且安全的方法應用於雷射術後可以促進傷口癒合與改善痘疤。   相關文章: 骨折術後復健路漫長 SSLab PLT凍晶助組織快速修復

2021.06.25

專利血小板凍晶 (PLT) 應用於改善雷射術後傷口的癒合率與痘疤

使用專利凍晶製程的血小板(Platelet-Lyophilized Treatment,簡稱PLT)搭配雷射療程是有助於改善痘疤與術後傷口的癒合率。本研究利用攝影照片、Visia 肌膚檢測儀、痘疤問卷評估,比較雷射搭配PLT凍晶或生理食鹽水療程前後的結果。研究數據顯示受試者搭配PLT凍晶的側半邊臉頰,雷射術後臉部傷口結痂的天數縮短並且斑點、毛孔、紋理的改善率數據有明顯上升。因此,研究結果指出PLT凍晶是一項新穎且安全的方法應用於雷射術後可以促進傷口癒合與改善痘疤。   文獻: Rapid Wound Healing and Acne Scar Improvement After Ablative Fractional Carbon Dioxide Laser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latelet-Lyophilized Treatment (PLT). Clinical,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 2021, 14:715-721 研究背景:過去已有多項學術文獻使用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rich-plasma;PRP)應用痘疤修復,改善現有大部分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無法規格化、無法保存之缺點,本試驗欲使用一新穎PLT凍晶作為痘疤修復之治療方式,增進患者福祉。 研究目的:故本計畫期望能藉由專利凍經PLT外敷於經汽化式二氧化碳飛梭雷射治療後的凹陷型痘疤患者,來達到促進傷口加速癒合以降低傷口感染的風險,以及減輕雷射術後的不適感,使其恢復期縮短,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性及便利性。 材料與方法:本次試驗為單中心、雙組平行、單盲(受試者不知道左右臉各塗抹何種溶液)、不分期之臨床試驗,預計招收16位具凹陷痘疤的受試者作為痘疤修復對象。於每3~4週(配合受試者時間安排)進行一次全臉飛梭雷射治療,右臉於術後塗抹PLT溶液,左臉則使用注射用生理食鹽水。每位受試者右臉皆使用兩瓶PLT(每瓶以1 mL生理食鹽水回溶後,共得2 mL PLT溶液),經無菌棉棒塗抹傷口;左臉則於飛梭雷射後使用注射用生理食鹽水,以無菌棉棒進行傷口塗抹。本次試驗為比較左臉對照組(即塗抹注射用生理食鹽水)與右臉PLT組的傷口癒合速度,每次療程後第2、4、6天,研究人員將電訪詢問傷口癒合狀況。並於每個月做後續追蹤,歷時共四個月。治療前及每次紀錄皆使用VISIA進行膚質記錄作數據分析,再以T-test分析數據前後差異,並搭配問卷評估成效。 結果:所有的受測者皆完成這次試驗並沒有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在汽化式二氧化碳飛梭雷射給予PLT凍晶術後第二天的臉部結痂照片明顯結痂區塊減少,並且結痂脫落的天數的癒合率PLT是有高於生理食鹽水的組別。而在四次治療後術後追蹤一個月,紋理、斑點、毛孔之改善率於PLT的組別都有顯著性的統計差異。 結論: PLT是一項新穎且安全的方法應用於雷射術後可以促進傷口癒合與改善痘疤。 Fig1-2:雷射術後第二天的臉部結痂照片,可以明顯從照片發現搭配PLT凍晶比起saline結痂區塊明顯減少,數據證實PLT凍晶是有助於提升雷射術後傷口的癒合率。 Fig3: 雷射術後搭配PLT凍晶臉部紋理、毛孔、斑點的改善率都有明顯的上升,並且與saline對照都有達到顯著性的統計差異。

2021.06.18

告別漏尿、陰道鬆弛 見證PLT凍晶效果 雷射搭配PLT凍晶找回私密處緊緻

女性從懷孕到產後,身體由內到外都會產生巨大變化,可嘗試使用PLT凍晶效果緩減以下問題,包括臉部肌膚變差、胸部下垂、肚皮鬆垮、私密處問題,甚至臀部、大腿的肌膚鬆垮等,而其中多數女性最羞於啟齒的莫過於陰道鬆弛及尿失禁等問題。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女性從懷孕到產後,身體由內到外都會產生巨大變化,包括臉部肌膚變差、胸部下垂、肚皮鬆垮、私密處問題,甚至臀部、大腿的肌膚鬆垮等,而其中多數女性最羞於啟齒的莫過於陰道鬆弛及尿失禁等問題。 禾馨整形外科醫師陳志軒表示,產後女性常見的尿失禁困擾,嚴重程度不一,有人跑步、提重物才感覺微漏尿,但有些人只是稍微彎腰、咳嗽或大笑,尿液就會憋不住的流出來,造成許多媽咪生活上很大的不方便。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都會對骨盆底肌肉產生影響甚至造成傷害,而產後因為陰道與尿道的結締組織鬆弛、造成具支撐兩者組織的結構角度改變,一樣有可能發生漏尿或尿失禁和陰道鬆弛的現象,兩者只是程度上的差別而已。 一般而言,孕婦生理性的水腫加上寶寶、胎盤等重量約占8公斤,所以在台灣通常孕期會胖10至12公斤是合理範圍,產後約1個月,身體多餘的水分會排出,此時期身材能恢復到原始狀態的可塑性較大,有人會借助穿塑身衣、綁骨盆帶來加速恢復,就是希望讓身體器官趕緊回復到正常位置,否則若是症狀嚴重時,可能必須手術方式才能改善。 陳志軒醫師指出,陰道及會陰部類似臉部肌膚構造,有表層的黏膜、深層的肌肉及筋膜,現今醫學發達,有許多非侵入性或微侵入性療程是有助於改善陰道鬆弛及尿失禁等問題。例如G緊雷射、蒙娜麗莎雷射能讓陰道黏膜改善,刺激膠原蛋白增生而讓組織有比較好的支撐性;而薇薇電波則對於私密處的結締組織有緊實拉提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陰道鬆弛與漏尿的情形。除此之外,可搭配輔助的療程如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目前也有高純化的生長因子凍晶(PLT),都能協助膠原蛋白增生,幫助組織恢復健康進而使得支撐度變佳。 陳志軒醫師曾收治1名50多歲的職場女強人,就診時提及已有2、30年漏尿問題,平常不敢隨意的笑,一直隱忍至今,直到前陣子聽到朋友分享後才發現原來是有療程可以改善這些症狀,加上老公在房事上也抱怨「感覺太鬆、無法高潮」,於是藉由雷射電波搭配PLT療程進行約4次治療,不僅讓原本員工眼中不苟言笑的她,因為重新充滿笑容而變得親切和善,夫妻房事也變得更融洽。另外還有成功案例是1名60多歲的女性,因為陰道乾澀,在享受魚水之歡時,使用潤滑劑感到不舒服,後來單純接受PLT凍晶療程,回診時笑稱很像回到18、20歲的美妙感覺。   相關文章: 私密處困擾從少女到熟女都難逃 婦科醫師對症解除危機   陳志軒醫師強調,現代醫學不再只著重狹義的疾病治療,尤其近5至10年,更廣泛的治療目的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不論是漏尿、性交疼痛、乾澀等問題,只要大家感覺會影響到生活品質,都可以求助專科醫師找尋改善方法。 陳志軒醫師也提醒,若陰道正處於感染分泌物偏多時,最好先治療回復到健康狀態,再進行其他的療程。並建議女性朋友,每天可攝取至少1,000毫克以上的維他命C,有助於膠原蛋白生成,另外,可多做凱格爾運動訓練骨盆底肌肉的緊實度,若於孕前就開始練習,更有利於產後的恢復。

2021.06.11

產後回不去了? 惱人妊娠紋及私密處困擾PLT血小板凍晶 內在修復

2021-06-11【NOW健康 林郁敏/台中報導】 婚後女性為了兼顧家庭和事業,往往無暇照顧好自己,尤其是產後及更年期婦女經常有苦說不出,像是腹部、臀部和大腿上充滿密密麻麻的妊娠紋,無論如何積極減重,依然甩不掉。 PLT血小板凍晶 幫助女性解決產後妊娠紋及私密處困擾   【NOW健康 林郁敏/台中報導】 婚後女性為了兼顧家庭和事業,往往無暇照顧好自己,尤其是產後及更年期婦女經常有苦說不出,像是腹部、臀部和大腿上充滿密密麻麻的妊娠紋,無論如何積極減重,依然甩不掉。甚至在產後可能面臨到私密處鬆弛、乾澀問題,更是令女性在意的痛點。淨妍醫美診所醫師鄔汝麟指出,醫療科技不斷進步,如今有PLT高濃度血小板凍晶技術的輔助治療,幫助女性解決產後妊娠紋及私密處困擾。 女性在產後常面臨肥胖、妊娠紋、私密處鬆弛,以及受到哺乳期雌激素銳減所導致的私密處乾澀,醫美療程雖然能幫助減少這些尷尬問題,不過對於妊娠紋的改善效果卻很有限,鄔汝麟醫師提到,一般治療妊娠紋會使用飛梭雷射刺激真皮層的膠原蛋白增生,但是臨床上即使施打多次飛梭雷射,頂多僅能恢復5至6成,若合併PLT凍晶療程,約3到4次療程左右,便能達到更顯著的改善,依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來調整療程次數,有機會淡化到幾乎看不見妊娠紋,讓皮膚的光澤和觸感提升。 不同於一般的填充物,PLT凍晶是1項新穎的定劑定量的生物技術,生長因子的濃度優於傳統的PRP,只需約250ml的血液並進行離心,萃取出15到20瓶不等的PLT凍晶,每瓶含有10億個血小板,因血小板中含有多種生長因子,能幫助細胞及組織修復、再生,經由SSLab專利活化技術、凍乾技術及γ-射線滅菌後,能保存3年左右,當患者需要治療時只需回溶可立即使用,並且可搭配多次治療。而且因是自己身體的來源,較為安全、無副作用或其他排斥反應。 鄔汝麟醫師表示,以私密處為例,哺乳期和更年期的女性常見私密處鬆弛和乾澀問題,一般會以G緊雷射幫助陰道壁黏膜增厚至健康程度,改善鬆弛的陰道,若搭配使用PLT治療,進行約3次療程,可以幫助縮短傷口修復時間,且對於乾澀問題的改善效果更好,也能降低陰道重複感染的機率。 不僅如此,PLT還可以輔助一些雷射的醫美療程,像是30到40歲以上男女的皮膚問題,例如皺紋、斑點、皮膚鬆弛下垂、法令紋、臉頰凹陷、夫妻宮凹陷及痘疤,。由於皮膚代謝週期大概是28天,鄔汝麟醫師建議,除了醫美療程以外,若能給予皮膚更多的生長因子,待代謝1至2周之後,膚況會越來越好,療程1個月後改善效果會最明顯,在療程結束後,應盡量保持乾淨整潔,並且攝取均衡營養、規律的生活作息,加強生長因子的作用。

2021.06.04

雷射修修臉輔以PLT凍晶快速恢復婆婆媽媽最在意臉上斑點

隨著歲月流逝,熟齡女多半不敵歲月摧殘、紫外線侵襲,臉上開始冒出斑點或紋路。,許多子女會選擇送媽媽們進廠維修以表孝心,坊間各種雷射療程,可針對不同肌膚問題進行解決,若能搭配PLT凍晶加強修復療程,就能縮短修復期。   隨著歲月流逝,熟齡女多半不敵歲月摧殘、紫外線侵襲,臉上開始冒出斑點或紋路。每年5月被視為孝親月,許多子女會選擇送媽媽們進廠維修以表孝心,坊間各種雷射療程,可針對不同肌膚問題進行解決,若能搭配加強修復療程,就能縮短修復期。 面對許多前來諮詢問題肌膚的媽媽,多數最在意還是臉上的斑點,維格診所皮膚科黃靖富醫師表示,無論是肝斑、曬斑或老人斑等,如同媽媽臉上的芒刺,想除之而後快;其次為皺紋,有些媽媽因為時常生氣,容易出現皺眉紋、抬頭紋;若是職場媽媽可能因為常微笑面對客戶,容易冒出魚尾紋、法令紋等;另外,也有皮膚老化、鬆弛下垂的困擾。 除斑療程常見有淨膚雷射、脈衝光和目前頗夯的皮秒雷射,依照皮膚狀況、斑點生成部位施打,通常位於表淺層的曬斑、雀斑和老人斑,治療時容易產生結痂傷口;反之常見的肝斑、顴骨斑,位於皮膚較深層部位,施打雷射時較不易造成皮膚傷口;其他像是頸部或臉上冒有小息肉,就需要打汽化雷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小傷口。一般人無法分辨表淺或深層斑,必須由皮膚科醫師判斷,做出專業評估來決定使用何種雷射和治療的深度,這也常是臨床上遇到有些患者誤認為皮膚有傷口結痂,才是治療有效的迷思。   相關文章: 皮膚過敏不等於敏感肌 醫美療程救問題肌PLT穩定修復、加速原有組織癒合生長 PLT幫助守住醫美術後黃金期   若以傳統淨膚雷射和皮秒雷射相較,黃靖富醫師指出,前者是利用黑色素吸收熱能後產生崩解,而後者主要是藉由光震波效應、將黑色素震碎,且施作過程中在肌膚停留時間相當短,產生的熱能效應較低,不易有反黑效果,膠原蛋白增生效果也優於前者;脈衝光相對溫和,通常適合皮膚較敏感、打雷射容易泛紅或冒疹子的患者,需進行較多次療程,還能治療臉部泛紅、微血管血絲的狀況。 通常雷射治療臉部較多的淺層斑點,或頸部有息肉採用汽化雷射進行燒灼或電燒,就會產生較多小傷口,專業醫師建議可搭配SSLab PLT血小板生長因子療程,有助於促進皮膚組織修復,加快傷口修復速度。一般雷射後傷口約7至14天才會結痂脫落,而乾性肌膚的修復能力又通常較慢,臨床上甚至有1個月傷口才完全癒合的案例,若打完雷射後皮膚正處發炎狀況,能同時搭配PLT療程,就能減少2至3成發炎的機率、加速傷口癒合結痂,降低反黑的可能。 黃靖富醫師提醒,保溼和防曬是雷射療程後的2大保養重點,建議使用SPF35或SPF50以及PA+++以上的防曬產品,若有傷口則1周內禁用酸類和美白產品,以免引發皮膚敏感、刺激發炎反應,恐增加反黑現象。可使用清水或溫和洗面乳清潔,不可使用去角質產品,同時做好保溼以增加肌膚抵禦能力,出外務必塗抹防曬品、加上帶帽、撐傘等物理防曬雙管齊下,才能有效維持肌膚良好的狀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