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再生醫學

2025.07.15

思必瑞特生技亮相東京再生醫療展!PLT製備服務吸睛

日本再生醫療年度盛事「2025東京再生醫學博覽會」(Regenerative Medicine Expo TOKYO),於7月9~11日假東京國際展示場(Big Sight)盛大登場,布局臺日再生醫療市場的思必瑞特生技(7790)也共襄盛舉,於現場展示專利血小板凍晶(PLT)製備技術,吸引日本再生醫療、凍晶委託製備服務與臨床研究合作商機。   思必瑞特生技表示,再生醫學博覽會是日本規模最大的B2B再生醫學技術展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和觀眾,匯集最新再生醫學和組織工程領域的技術、產品與服務;本次思必瑞特生技在展會中,與許多日本在地生技業者和學術單位,洽談PLT及其他生物材料凍晶委託製備服務和臨床研究合作。看好日本再生醫療市場環境,思必瑞特生技於2023年2月設立日本子公司Spirit Scientific Japan Co., Ltd.。目前其在東京有明設置的實驗室已完工、正在試營運中。 思必瑞特生技表示,旗下PLT血小板凍晶製備服務有別於傳統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療法,以定劑定量、安全可靠、靈活應用、長期常溫保存等優勢,實現精準化血小板治療。   在臺灣,思必瑞特生技的PLT及衍生生物材料凍晶製備服務,已累積超過3.6萬件製備件數,與其合作的醫療院所超過1,300家,涵蓋骨科、復健科、醫學美容、皮膚科、婦產科、泌尿科等廣泛的臨床領域。創辦人暨董事長林道隆表示,思必瑞特生技發展「生物鑄造廠」(Biofoundry™)模式,以再生醫學、藥學與科學為核心概念,整合臨床應用與製程技術,打造出可擴展醫療效率且標準化的再生醫療平台。   除了東京再生醫學博覽會,思必瑞特生技也將首度參與將於7月24~27日登場的亞洲生技大展,展示其獨特生物材料凍晶技術(Bio-Material Lyophilized Technology, BMLT®)與鑽石級凍晶製程服務,帶來安全、穩定、精準的再生醫學新解方。 新聞來源: https://news.gbimonthly.com/tw/article/show.php?num=78517

2025.03.25

思必瑞特登復健醫學會 PLTgel創新長效修復解方吸睛

凝膠型高濃度血小板凍晶「長護凝 PLTgel」,為復健、運動醫學的臨床需求提供創新長效修復解決方案   3月22~23日,2025台灣復健醫學會年會在中油大樓登場,思必瑞特生技(7790)於會場展出高濃度血小板凍晶(PLT)緩釋凝膠劑型——「長護凝PLTgelTM」製備服務,並邀請合作醫師演講分享使用經驗,為復健、運動醫學的臨床需求提供創新長效修復解決方案。 思必瑞特生技表示,相較於液體型態的PLT與傳統的高濃度自體血小板血漿(PRP),膠體狀的PLTgel更適合應用於大面積軟組織包含軟骨、肌肉、肌腱、韌帶等的撕裂或缺損以及退化性關節炎。 今年的復健醫學會年會中,在超越復健科診所院長王薏茜醫師擔任座長主持下,新生活復健科診所院長康鈞尉醫師說明,「長護凝PLTgelTM」的凝膠狀質地,可增加於患處的附著性,並具有生物支架協助細胞遷移;其持續釋放生長因子的特性,也可提供組織修復更長時間的支持。 悅滿意復健專科診所院長江研壹醫師,則針對PLTgelTM的臨床使用經驗、實際案例與療效分析進行分享。江研壹表示,PLTgel在回溶初期仍呈液態,因此可用於注射,進入患處後才逐漸形成膠體,如此增加了使用上的彈性,並減少了過去類似治療在應用上的限制。 思必瑞特生技進一步指出,「長護凝PLTgelTM」與PLT同樣是以自體血液為來源,在自有的GTP規格無塵實驗室,經標準化製程製作成穩定型態的凍晶乾粉,使其能在室溫長期保存,增加療程安排的彈性。 思必瑞特生技成立於2015年,並於去(2024)年12月登錄興櫃。其最新財務報告顯示,思必瑞特生技2024年營收達新臺幣2.26億元,年增26.6%;今年前2月營收為0.42億元,年成長達40%。 思必瑞特生技指出,今年於復健科、運動醫學、皮膚科、婦產科及泌尿科等科別的應用範圍擴大,醫療體系客戶數持續成長,加上新品「長護凝PLTgelTM」及自體血小板外泌體相繼上市,為2025年營收增添動能。 目前,思必瑞特生技主力產品為PLT血小板凍晶製備服務,去年8月「長護凝PLTgelTM」上市;今年2月進一步推出「自體血小板衍生外泌體凍晶」製備服務,期待透過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讓醫師可針對不同情況靈活使用,帶來更好的治療效益。 Source: 【環球生技】https://news.gbimonthly.com/tw/article/show.php?num=75642

2025.03.24

【日經新聞專題】向數位世界中最強的台灣學習-台積電與鴻海所創造的逆境突圍能力

來自台灣新北市的再生醫療新創公司——思必瑞特生技(Spirit Scientific),於2023年正式進軍日本市場。該公司專注於以「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療法」為核心的再生醫療技術,致力於透過自體血液中的血小板來促進組織修復,並以其具備突破性的血小板凍晶長期保存技術為競爭優勢,目標是推動該療法的普及與臨床應用。   台灣新創公司 - 瞄準日本,走向世界 來自台灣新北市的再生醫療新創公司——思必瑞特生技(Spirit Scientific),於2023年正式進軍日本市場。該公司專注於以「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療法」為核心的再生醫療技術,致力於透過自體血液中的血小板來促進組織修復,並以其具備突破性的血小板凍晶長期保存技術為競爭優勢,目標是推動該療法的普及與臨床應用。 思必瑞特董事長林道隆指出,日本在再生醫療相關的法規制度上相當完善,對於企業進行臨床與商業化應用提供良好的環境,因此選擇日本作為國際拓展的第一站。除了法規支持,日本的市場規模與醫療品質亦是公司看重的因素。 目前,高濃度血小板療法已廣泛應用於台灣約1300家診所,涵蓋皮膚科與整形外科(骨科)等多個領域。2024年底,為因應事業發展需求,思必瑞特生技第三個配備無塵室的生產實驗室已於東京有明開幕,並積極推動試產與製程驗證作業,為日後的大規模生產與供應鏈建立穩固基礎。除此之外,該公司也計畫以日本為立足點,自2026年起向歐洲、美國等海外市場進一步擴展。 台灣人口超過2,300萬,約為日本的五分之一。新創企業在海外尋找潛在的成長機會,而日本正是這些新創公司的中繼站。台商們代代相傳的高標準視野,是台灣競爭力的泉源 從台灣起步、日本拓展,放眼全球,思必瑞特生技以技術創新結合國際市場洞察,正穩健地邁向再生醫療產業的國際舞台。 文章節錄自日經新聞-【專題】向數位世界中最強的台灣學習-台積電與鴻海所創造的逆境突圍能力

2025.02.25

思必瑞特震撼推出外泌體凍晶製備服務 引領生技領域新動能

思必瑞特生技於發布新品,推出自體血小板衍生外泌體凍晶製備服務 再生醫學領域在去年6月有了重大進展,再生醫療法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雙雙於立法院完成三讀,實現總統賴清德所提出的「健康台灣」政策目標,密切結合智慧醫療、精準醫療與再生醫療,讓台灣生技醫療產業更具國際競爭力,並創造下一個兆元產業。 法案通過之後,陸續有不少令人驚豔成果問世,「外泌體」就是其中之一。甫登錄興櫃的思必瑞特生技(7790)於2月 23 日舉行發布會,宣告推出自體血小板衍生外泌體凍晶製備服務,讓大眾目光再度聚焦外泌體。 外泌體是由細胞所分泌的奈米級小囊泡,外膜由雙層磷脂質構成,內部含有多種蛋白質、mRNA、miRNA、DNA 等物質,相當於細胞傳送訊息的「包裹」。外泌體負責細胞間的通訊,參與多種生物過程,包含組織修復、免疫調節、神經保護、血管新生等,在疾病診斷和治療等領域深具潛力。思必瑞特生技憑藉近十年在高濃度血小板凍晶(PLT)領域所累積的豐厚研發與製造實力,正式投入外泌體研究,持續多元深耕再生醫學。 根據文獻資料,血小板衍生外泌體預期可應用範圍包含膚質改善、傷口癒合、毛髮再生,以及軟骨組織修復等方面。思必瑞特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林道隆表示:「自體血小板衍生外泌體凍晶製備服務,是在每安瓶精確置入定劑定量的血小板外泌體,並透過專業製程製作成凍晶,每件成品皆經專業儀器檢測生長因子濃度,能夠依據個人身體狀況客製化使用劑量,將效果最大化。」過程中不僅在同GTP規格實驗室、無塵無菌環境製備,更全程遵循外泌體最新國際標準指南 MISEV2023,對於外泌體數量、尺寸、特徵、純度皆嚴格把關。成品亦經伽瑪射線滅菌程序及通過9項安全性檢測報告,安全有保證。 思必瑞特生技董事長暨總經理林道隆。圖/思必瑞特生技提供 該公司以Biofoundry生物鑄造廠企業理念,透過生物材料凍晶技術(Bio-Material Lyophilized Technology, BMLT),為不同生物材料開發最佳冷凍乾燥製程,將生物材料轉化成高穩定性的凍晶形式,延長生物分子的保存期限,進而增加運用靈活性。林道隆期待在自體血小板衍生外泌體凍晶製備服務推出後,能串接再生醫學的研究成果,進而對人類的健康做出更多貢獻。 Source: 【工商時報】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224701495-431207

2024.10.17

【Spirit Scientific】攜最新專利血小板療法進軍日本市場,開闢再生醫學新路徑

Spirit Scientific選擇進入日本市場作為其第一個海外市場! 日本子公司正為市場拓展做準備,並在東京設立有明實驗室。   台灣凍乾血小板製造領導品牌Spirit Scientific首次於Medical Japan Tokyo登場, Medical Japan Tokyo 是一個大型醫療相關展會,有超過600家參展商參加,於 10 月 9 日至 11 日在千葉縣 幕張舉辦,為期三天。 思必瑞特生技將重點展示其專利且引人注目的血小板冷凍乾燥技術,該技術利用科學​​方法將富含生長因子的血小板修復能力最大化。 思必瑞特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林道隆強調,思必瑞特生技的血小板冷凍乾燥技術PLT(Platelet Lyophilized Technology)的商業模式在台灣已經累積了超過3萬個實際案例。 為了準備在日本市場的製造和分銷,我們正在東京有明建立一個內部設計的實驗室設施,預計今年底完工。 我們的PLT凍晶將能為日本民眾提供安全、優質的再生醫學療法新選擇。未來,我們將與日本醫療機構緊密合作,目標為進入日本再生醫學千億日圓的血小板萃取相關市場。   Spirit Scientific 利用 PLT 技術解決 PRP 挑戰 傳統的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療法已有50多年的歷史,血小板中含有的各種生長因子也被證實具有促進血管生成和組織修復的潛力。然而,實際的治療效果也存在差異。若要確保療效,每次治療時都需控制血小板顆粒計數和生長因子濃度,但傳統PRP療法存在的問題是血小板萃取情況取決於現場工作人員的能力,而且容易受到患者身體狀況的影響。 為了解決這些 PRP 問題,思必瑞特生技Spirit Scientific開發了專利血小板冷凍乾燥技術 (PLT)。該技術使用標準化流程生產「固定劑量」的冷凍乾燥血小板。除了確保每瓶中有 10 億個血小板外,亦提供生長因子濃度報告。這使得醫生可以根據治療情況調整“最佳劑量”,從而顯著提高治療品質和效果。 Spirit Scientific總部位於台灣,將基於此專利製程開發完整的冷凍乾燥血小板生長因子生產,包括數位化的血袋收檢服務和溫控運輸。我們在Class 10,000等級,同GTP標準的無塵實驗室中進行PLT冷凍乾燥的專利製造方法,最後進行Gamma-ray輻射滅菌和真空包裝,確保產品安全無菌。 經藥物穩定性測試驗證,Spirit Scientific 的 PLT 冷凍乾燥血小板生長因子在室溫下的保存期為 3 年。其穩定性和安全性不僅大大超過傳統的PRP,而且優於最近開發的冷凍血小板因子濃縮物(PRP-FD)。 目前,思必瑞特生技技已在台灣、日本、美國、中國等地取得11項專利,另有9項跨國專利正在審查中。 PLT 凍晶在骨科、復健科、美容醫學專科、皮膚科、婦產科和泌尿科等廣泛臨床領域的積極應用潛力已得到證實。   Spirit Scientific選擇並進入日本市場作為其第一個海外市場 Spirit Scientific的業績記錄和未來前景在其總公司所在地-台灣已得到了認可,並於2021年獲得了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和達盈領投(Darwin Ventures)的A輪融資,籌集了約1億美元(約4.6億日圓)的資金。 於2023年,我們在日本設立了子公司以進入日本市場,並開始籌備在東京江東區有明開設全新實驗室。除此之外,我們也獲得了日本最大的獨立創投公司JAFCO的投資,並一直在穩步準備在日本的擴張。 目前,我們在日本的實驗室已經基本完成,並計劃申請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PMDA)以及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ood Tissue Practice, GTP)的認證。期待未來發展專業代工(OEM)服務,並透過與日本醫療機構的合作夥伴來提供我們的服務。 思必瑞特生技創辦人兼董事長-林道隆強調,我們正在擴大生物鑄造(Biofoundry)業務,並專注於生物材料冷凍乾燥製造工藝。其中 Spirit Scientific 擁有出色的技術,為更多尋求再生醫學的患者提供安全、優質的產品,並提供高品質且值得信賴的精準化醫療解決方案。   日本思必瑞特生技株式會社 https://sslabs.co.jp/   文: PR TIMES Japan / 譯: 思必瑞特生技 行銷部

2024.09.25

思必瑞特生技 (股票代號:7790) IPO公開發行公告

思必瑞特生技 (股票代號:7790) 公開發行成功   思必瑞特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於今(9/25)日欣然宣布,正式進行IPO公開發行,股票代號為7790,並將持續朝向興櫃目標邁進。這一重要里程碑,不僅標誌著思必瑞特生技在資本市場的成功進駐,也代表公司未來將有更多的資源與動力來推動創新研發,持續為生技產業貢獻力量。 在此特別感謝所有支持思必瑞特生技的合作夥伴、投資者及全體同仁,感謝各位一路以來的信任與支持。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持「掌握科學,成就美好」的核心理念,以科學精神,探索未來醫療樣態及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專注於開發及優化生物材料凍晶技術的同時,也持續提供精準化血小板凍晶製備相關服務,並積極推廣生物鑄造廠Biofoundry理念實踐,以提升再生醫學照護標準,並以改善全人類的生活品質為目標。   思必瑞特生技 謹致 2024年9月25日

2024.09.20

開展血小板應用,切入700多家醫療院所!協助修復組織 思必瑞特卡位運動醫學

思必瑞特生技以獨家血小板凍晶(PLT)技術,提供客製化生長因子試劑,協助運動員快速復原。挾產品具備長效保存、定劑定量等優勢,即將成為資本市場新兵。   巴黎奧運如火如荼進行期間,卻也相繼傳出許多選手因賽負傷的訊息,不僅羽球好手戴資穎、周天成、柔道選手楊勇瑋、舉重女神郭婞淳負傷上陣,拳擊女王陳念琴、林郁婷更是每場都被打得鼻青臉腫,讓民眾看得又心疼不已。 如何協助選手盡快恢復狀態?擅長修復組織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療法,近來已成為運動醫學主流。而有一家台灣生技公司—思必瑞特生技(Spirit Scientific),因掌握了升級版PRP的「血小板凍晶」(PLT)技術,可為個人客製化血小板生長因子試劑,產品不但具有長達3年的保存期限,也具備定劑/定量、品質穩定等藥品化利基優勢,已預定於今年9月公開發行、12月登錄興櫃。   PLT技術 醫療修復新星 讓思必瑞特在運動界聲名大譟的關鍵,就是他們長期支持大學男子籃球隊「政大雄鷹」球員的治療與復健。只要抽一次血、做成凍晶後,就能讓球員在醫師評估下隨時施打,保持賽季全員無傷兵,締造連4年拿下全國大學男籃UBA冠軍的紀錄。 也因此,思必瑞特才成立4年,就已打入台灣700多家醫療院所,包括超越復健科、禾馨婦產科、新光醫院皮膚科等都和思必瑞特合作。去年思必瑞特營業額已達1.8億元。相較於2020年成立時的營業額成長4.5倍。由於獲利動能強勁,2022年即虧轉盈,2023年轉投資日本公司後仍有小賺,長期展望樂觀。 「血小板沒有細胞核,卻含有豐富的生長因子,將血小板抽離、純化成高濃度生物製劑,施打在受損的肌腱、韌帶、關節等部位,就能有效促進組織修復再生,」創辦人暨總經理林道隆解釋。他曾在美國西雅圖灣景醫療中心擔任急診外科醫師,也曾在輝瑞藥廠任職,深知如何在嚴格的法規下開創商業模式。 2014年,他在堂兄林冠羣(KKBOX創辦人)的邀請下,回台主持林冠羣旗下骨材公司的醫療部門。他隨即發現PLT技術應用空間很大,便力主分拆。2021年,思必瑞特生技完成A輪募資,由國發基金和達盈創投領投,兩年後要反攻日本時,又獲得日本最大獨立創投集富(JAFCO)投資。 PRP療法發展了超過50多年,但各家成效良莠不齊。「很多人以為把血小板乾粉化很容易,但思必瑞特的技術優勢不只硬體,還有軟體。」林道隆指出,雖然自體血小板風險很低,但他還是主動持續與不同科別的醫師合作臨床試驗,至今已收治超過3萬個案例,累積700萬CC以上的血液臨床數據,精密計算血小板顆粒數和生長因子的濃度,進而建立一套施打標準規範,在什麼部位要打多少、入針深淺,都各有考量。 ▲PRP療法發展了超過50多年,但各家成效良莠不齊。   擁科技背景 發展模式不同 超越復健科醫師王薏茜醫師指出,復健醫學上,PLT常使用在治療全身骨關節退化、頸椎、腰椎、肌腱撕裂傷、小面關節、網球肘等症狀。 要實際考量醫師的使用模式,因此核心雖然只是高濃度血小板,但未來在每個科別的治療模式卻可以是千百萬種,」林道隆說。 由於主要股東大多具備科技背景,思必瑞特發展模式和同業大不相同。 林道隆表示,在創業之初,是以安全、成熟的技術作為短期迅速切入市場的策略,現在進入中期,針對人和動物、個別科別疾病的不同應用,甚至結合外泌體;長期則是跨入科學化培養血小板。「目標是抽一次血,後續用培養的就好,也會試驗如何與藥物合併使用,約3年後就可以進入再生醫療製劑領域。」 思必瑞特財務長游蕙瑛期許,「現在再生療法都還很昂貴,但只要能發展出成功的商業模式,降低成本,就能讓更多民眾享受到更好的醫療照護。」   Profile:思必瑞特 成立:2020年將開曼思必瑞特控股公司(Spirit Scientific KY)血小板再生醫學部門獨立,在台灣成立思必瑞特生技 創辦人:林冠羣、林道隆 資本額:3億元 主要股東:達盈管顧、國發基金、姜豐年、集富2號   來源: 財訊雜誌報導 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5cc2d4d5-ee64-4902-98f2-2c82228d6300  

2024.02.27

思必瑞特揮灑PLT技術優勢,搶攻全球再生醫學大餅

▲創辦人暨總經理:林道隆;公司名稱:思必瑞特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年份:2020年;屬策略性服務業產業別:再生醫學 近年凡是關注醫學趨勢的人,都不難發現「再生醫學」的討論度飆高,主要因為其應用範圍甚廣,可望讓一些因老化、疾病或受損而導致不健康的器官與組織,獲得修復再生,進而治癒過往難解的疾病,因而被全球醫界普遍看好,認為有極大未來性。其中擅於拯救組織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療法,更是最熱門的再生醫學項目之一。 ▲血小板示意圖 大家也許有所不知,PRP增生療法發展已逾50年,並非此刻才誕生的新產物,其原理就是萃取自體血液中血小板的生長因子,施打在受損組織。但礙於傳統療法僅能保存4小時、注射成分未定量,加上白血球含量高(注射後易引發發炎反應)等因素,導致病人在療程中歷經多次抽血與疼痛,且療效會因個人生長因子不同而有落差。惟近年出現一種堪稱「PRP升級進化版」的新療法、名為「血小板凍晶」(PLT),不僅有長達3年的保存期限,且具備定劑/定量、品質穩定、白血球去除等利基,不管在療效、安全性等方面皆有相對優勢,因而獲得全球醫界的青睞。 ▲思必瑞特產品 不僅如此,隨著諸如政大校友、新浪網創辦人姜豐年所資助的雄鷹籃球的案例被媒體放送,已讓更多人知道PLT對於修復受損肌腱、韌帶、神經或關節,確實深具成效。事實上PLT技術源自思必瑞特生技,該公司在2020年時從母公司 Spirit Scientific獨立出來,是一家不到3歲的新創企業,儘管在再生醫學領域為初生之犢,但已展現旺盛的營運增長力道,連年繳出業績翻倍的亮眼成績。 憑藉PLT專利技術,敲開再生醫學商機之門 思必瑞特董事長暨總經理林道隆表示,思必瑞特為一家立足再生醫學的生技公司,且在偌大的再生醫學市場扮演獨特角色。憑藉PLT專利核心技術,領先全球業界將自體血小板「藥品化」,不僅能100%完整保存血小板、在室溫下有效保存3年以上,且可成為醫生靈活運用的治療利器,協助病患進行組織修復。 更重要的,思必瑞特不只產出蘊含多種生長因子的血小板製劑、再交予醫生運用,亦主動與不同科別的醫師合作,共同探討如何將PLT運用在各種適應症,持續擴大應用範疇。 比方說復健科或骨科的醫生,可利用PLT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肌肉拉傷;皮膚科或整形外科醫生能運用於生髮、傷口修復或皮膚優化;婦產科醫生可運用於私密處回春,或協助病人增厚子宮內膜以增加懷孕機率。 國發基金力挺,扎穩GTP、IRB等關鍵基石 2021年第一季,思必瑞特完成A輪募資,共計獲得9,900萬元資金挹注;此輪係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加強投資策略性服務業實施方案」(國發基金)、達昌創投(由達盈管理顧問所管理的創投基金)共同領投。 「獲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支持,使公司營運大步邁進!」林道隆說,首先思必瑞特從過去小型的概念驗證(PoC)實驗室,直接跨進GTP(Good Tissue Practice;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實驗室規格,成功建立符合GTP規範的實驗室、產線與儀器設備,也順利通過認證。其次在A輪資金奧援下,亦使新產品與細胞療法的研發獲得突破性推進。 再者不可諱言,所謂臨床實驗研究(IRB)、人體試驗,對思必瑞特是重中之重。深究人體試驗主要目的,是為了證實PLT技術使用在人體上的療程,屬於正向、無害且安全;唯有通過這番驗證,才能真正開拓市場。尤其近年再生醫學蔚為潮流,使各界都對其療效寄予厚望;在廣大消費者的高度期待下,思必瑞特自知更要認真執行人體試驗作業,因而積極尋求與眾多醫生、醫療機構合作,過程中即需備齊足夠財源,以順利支付相關臨床費用。 除此之外,A輪資金對於專利申請、人才招募等其他面向,皆發揮顯著的助攻效果。例如人員招募方面,2021募得資金的當時,思必瑞特的員工僅17人,一路發展至今年(2022)9月時,已大增1.64倍到45人規模,可歸功於資金就位後產生正向循環,不僅驅動營運增長,同時間自然需要更多人才加入,連帶創造就業效果。 啟動B輪募資,將PLT推向國際市場 林道隆說,今年第三季期間,思必瑞特啟動B輪募資,規劃募集2億元資金。相較於前一輪,此輪募資目的明顯不同,主要用於國際市場開拓;故針對這輪募資,思必瑞特期望找到對國際再生醫學市場拓銷有所助益,亦即不管在市場需求的認知上、各國法規的熟悉上,乃至對應用走向的理解上,都能給予實質幫助的投資者。 截至目前,思必瑞特已在臺灣實施超過1萬人次的臨床,證實效果甚佳,鑒於應用範圍廣闊、發揮空間甚大,使其體認到今後唯有跨出臺灣,才能造福更多患者,開創更高營業績效。放眼國際,其實有眾多專業醫師與研究單位,能量十分豐沛,若能併入PLT發展藍圖,就能借力使力開發更多療程,形塑更佳綜效。 因此在B輪資金配置上,初步規劃投注在幾個主要方向,包括:一、拓展日本市場,於當地設立子公司、PoC實驗室、產線並購置儀器設備。二、推動國際專利佈局。三、佈建研究開發與國際行銷人才。四、推動臨床實驗研究,爭取通過醫院人類研究倫理審查。林道隆更希望在這波的海外拓銷中,有機會打造另一座GTP實驗室,且展現不遜於臺灣的耀眼實績。 梳理具經濟價值的適應症,圈選下一步發展重點 至於另一主要投資人達盈管理顧問,同樣對思必瑞特產生重大助益,協助的範圍涵蓋資金、專業度、人脈鏈結等方方面面。難能可貴的是,在思必瑞特逐步推展再生醫學業務的過程,針對不同階段的戰略設定,達盈屢屢給出頗具建樹的提議,精闢分析往哪個方向走、可望獲得最佳成果;舉例來說,當思必瑞特決定走向國際市場,達盈便建議多聆聽一些先進國家再生醫學專家的想法,且一併思考如何拓展這方面的人脈,從而依據各國需求,因地制宜開創不同的療程或適應症,甚至納進不同經營模式,使其國際拓銷計畫更為扎實有力。 另外達盈觀察到行政院正在力推5+2產業創新計畫,非常重視生技產業發展,便引導思必瑞特去理解政府部門對國內生技產業的期許、希望締造什麼樣的回饋效果,以便順利爭取到政府單位的協助。 林道隆指出,即使思必瑞特連年營收翻倍成長,但他認為這樣的成長幅度,其實還未跟上全球再生醫學市場的擴增速度;因此展望下一步,其將梳理不同適應症,篩選最具經濟價值的選項,據此設定今後發展的重點方向。思必瑞特預估在今年達成營收億元目標,展望2023預計應能續創倍數成長佳績,此外也希望在2024年前實現興櫃掛牌目標。 大致上來說,思必瑞特致力落實再生醫學的精準化、藥品化,與全球再生醫學市場的發展脈絡如出一轍;意謂臺灣生技產業其實有很大的契機,可望在國際舞臺發光發熱。因此期盼政府單位給予更多協助,譬如向他國廣為分享PLT研發成果,甚至積極將思必瑞特引導到國際,以達到更大國際共鳴,順勢帶動臺灣再生醫學蓬勃興盛。 創投協助籌資規畫,加速前進資本市場 達盈管理顧問合夥人方頌仁指出,當初達盈投資另一家公司,林道隆的團隊僅是其中一個部門,達盈相中其發展潛力,認為讓該部門獨立發展、比依附在原公司好,因而催生思必瑞特。時至今日,因再生醫學方興未艾,思必瑞特無論在藥理、營運上皆有一定規模,所以他看好能快速拓展國內市場,繼而進軍海外。 「這家公司很特別,在技術上擁有獨創性,而且被驗證過,深具發展動能,」方頌仁說,以林道隆個人而言。畢業於史丹佛醫學院,也曾在國內外藥廠工作過,可說履歷與經驗俱優,對於公司的發展極為關鍵。 思必瑞特獨立為公司後,達盈考量若要不斷成長擴充,必須倚靠充裕的資金部位,於是協助做出籌資規畫,不但引介新的投資人,也協助找到專業財務人員加入,期望幫助公司快速進入資本市場、公開上市,畢竟從資本市場籌資是最佳途徑。 總括而論,政府釋出很大的誘因,希望創造新的產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願意給予具成長潛力的公司資金協助。於是達盈找上思必瑞特,利用國發基金這項絕佳的方案,使之能迅速擴張;試想假使思必瑞特仍是原公司的小事業部,未必能開創今日如此亮眼的成就;足見政府資金的牽成,確實開啟了思必瑞特無可限量的成長空間。   來源: 經濟部產業發展屬 投資成果案例 https://www.issip.org.tw/issip/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39&article_id=3042  

2021.10.13

久沒運動太逞強恐運動傷害 增生療法早日恢復跑跳自如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國內疫情日漸緩和,不少民眾想要舒展前段時間沒有活絡的筋骨,把先前沒活動的運動量補回來,但稍不留意竟造成運動傷害,不僅全身痠痛、甚至肌肉拉傷,對此,復健科醫師建議民眾應採取「循序漸進」法,每次運動量逐次增加至防疫前的運動量,才能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國內疫情日漸緩和,不少民眾想要舒展前段時間沒有活絡的筋骨,把先前沒活動的運動量補回來,但稍不留意竟造成運動傷害,不僅全身痠痛、甚至肌肉拉傷,對此,復健科醫師建議民眾應採取「循序漸進」法,每次運動量逐次增加至防疫前的運動量,才能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原本一直持續有運動習慣的人,短期內沒運動,身體原本能承受的耐力會減弱。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舉例,有1名55歲女性患者,過去羽球打了10多年,微解封後立刻到羽球館大展身手,與對手過招1個多小時,隔日右手竟無法舉高,腫痛到難以入眠,就醫檢查才知道突然運動過量釀成嚴重的肩膀滑囊炎,注射類固醇後才得以緩解。 復健科針對運動傷害的基本處置為「RICE」,R(Rest)休息;I(ICE)冰敷;C(COMPRESION)壓迫,例如腳踝扭傷時,會建議用彈性繃帶纏起來,一為固定、另一可避免過度腫脹;E(Elevation)抬高。一般情況下可採取冰敷及服用消炎止痛藥的簡單處置即可,多數患者可能未於第一時間就醫,但若2周仍不見改善,或扭傷腳踝當下疼痛到無法行走,應趕快就醫治療。 王思恒醫師說明,根據不同受傷部位會採用不同的醫療方式,包括電療、熱療、水療或雷射光療,利用物理性因子來促進患部修復,降低發炎和疼痛;另外,還有物理治療師用雙手協助患者進行關節鬆動、筋膜活絡的調整矯正;以及注射類固醇、血小板生長因子等治療方式。 多數人受傷後身體會自行啟動修復機制,如割傷後會結痂、留疤,但某些人體組織不若皮膚自行癒合力快,可能組織受傷2、3個月,傷口仍在發炎,感到疼痛不適,這就表示自身修復力不足,必須藉由外力輔助治療。王思恒醫師指出,PRP增生療法的原理是抽取患者自身的血液,利用離心技術將血小板分離出來,將血小板使用在受傷部位,讓生長因子發揮作用來達到患部加速修復的能力。 王思恒醫師進一步解釋,目前PLT增生療法與PRP增生療法必須每次抽血治療相較,僅需抽血1次,萃取血小板並製成凍晶,最多可保存3年,視組織損傷或退化程度能提供多次治療。通常人體組織的韌帶、肌腱、軟骨受傷後的自我修復力較慢,例如膝蓋半月板、腳踝韌帶扭傷或肩膀肌腱的撕裂傷,癒合不佳時建議使用PLT加速復原。 王思恒醫師曾收治1名年約26歲的男生,他在1次打籃球跳起落下時左膝蓋扭傷,休息、冰敷、服用消炎止痛藥,甚至做過電療、熱療等復健療程,1個月仍未復原,到大醫院透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膝蓋半月板有輕微撕裂,尚不須開刀,但無論打球、重訓,膝蓋靈活度卡卡,持續1年都沒有改善,直到使用PLT血小板增生療法,1次就有明顯好轉,能恢復跑跳自如。 預防運動傷害除了事先做好暖身運動,王思恒醫師提醒,若停了一段時間沒運動,重新開始運動應先打5折,舉例原本跑步30分鐘,第1周先跑15分鐘,之後每周增加5分鐘,約1個月回復疫情前的運動狀態即可。如果不慎發生運動傷害,遲遲不見好轉,應儘速就醫治療,有傷別硬拖,才能早日重拾運動的樂趣。

2021.07.15

思必瑞特生技受邀參與天下經濟論壇,分享病毒與人共存的未來

文: 行銷部 2021 天下經濟論壇夏季場於7月15日舉行,思必瑞特生技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林道隆受邀參與「超越逆境 超前突圍-病毒與人共存的未來」專題論壇,以「病毒與人共存的未來-再生醫療對於後疫情的康復之路」為題,分享再生醫療如幫助人們面對疫情後,對健康上造成的衝擊   2021 天下經濟論壇夏季場於7月15日舉行,思必瑞特生技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林道隆受邀參與「超越逆境 超前突圍-病毒與人共存的未來」專題論壇,以「病毒與人共存的未來-再生醫療對於後疫情的康復之路」為題,分享再生醫療如何幫助人們面對疫情後對健康上造成的衝擊。 (圖擷取演講畫面: 思必瑞特總經理 林道隆總經理)   林總經理從過去經歷的SARS、MERS的經驗到現在的COVID-19的疫情,說明傳染疾病對於人們的影響,以及醫療應對上的變化為開始,帶到COVID-19感染後醫療上必須面對死亡的風險以及症狀的持續,組織修復與再生會是一個有效幫助以及面對病毒帶來衝擊的解決方案。 林總經理,特別提到,在國內外,細胞治療已經成應應COIVD-19的一個主流臨床研究項目,但細胞治療仍有許多使用上以及技術上的限制需要突破,而濃厚血小板PLT相對安全性高,取得容易,在國外多的國家已開始進行相關的臨床試驗,成效顯著。 在演講的最後,林總經理特別以ADAPT(適應)- Already、Discovery、Acknowledge、Prepare、Trust作為「與病毒共存的下一個正常生活」的應對方式為結語,預防勝於治療,因此預防絕對是面對疾病初期的不二法門;透過對疾病的認識利用實證醫學的概念找到應對疾病的方式,會是面對疾病快散後的最好的策略。 (圖擷取演講簡報: ADAPT適應與病毒共存的未來)   最後,林總經理,提到醫療技術的日新月異,仍需要官產學的互相配合,才能夠為大眾健康謀福利。 本次的論壇,因疫情第一次以線上的方式呈現,本次的專題論壇「超越逆境 超前突圍-病毒與人共存的未來」,主辦單位天下雜誌,在節目安排上頗具巧思。一開始安排台北市長柯文哲(官),以公衛制度的建立以及台北市為例,做疫情管控上的經驗分享,接著邀請彰化秀傳醫院的黃士維院長(學),以醫院創投的角度,透過醫療體系的整合以及新技術影劑的角度,做為提升醫療效率的方向做詮釋,最後再以思必瑞特生技的林道隆總經理,以產業應用的角度,以實證醫學的概念,提供面對後疫情的治療方案。透過三方面的角度,提供聽眾一個較全面的觀點,讓與疫情共存未來不再恐慌。 (圖截自於活動網路圖片)

2021.07.15

不用手術、沒副作用 再生醫療是新冠肺炎的新希望嗎?

整理 天下編輯部 從2020年迄今,人類已付出超過1.88億人感染、逾400萬條性命的代價,換來對新冠病毒的慘痛認識。未來,我們要如何繼續與這一病毒共存?國內生技新創公司思必瑞特總經理林道隆提出另類新思考,新興的再生醫療會是可能的解方嗎?以下是他在2021《天下》經濟論壇的演講精華:   過去台灣曾經歷過SARS,中東也經歷過MERS,現在則是全世界共同面對COVID-19新冠肺炎。 但無論是面對什麼疫病,醫界一直以來不變的概念是,預防勝於治療,治療過後才能找到治癒的模式。 當然,對新冠肺炎最好的預防是施打疫苗。但這一前提是我們要對病毒有相當的認識。 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是,新冠病毒非常狡猾,它可以在身體裡面潛藏很久,也會突然爆發出來。病患感染後,即便是治癒,對身體的影響仍可能持續長達半年之久。 甚至有可能重複發病。義大利已有案例顯示,有病人在治癒並經過兩次PCR檢測陰性後,又遭二度感染,而且病情更為嚴重,短短幾個禮拜內爆發重症,並且死亡。 確診病患即便是完全治癒,但在之後的5年、10年,會不會對患者的生活品質持續造成影響,這是我們目前還不能回答的問題。   印尼研究:再生醫療救活重症患者 國內外現行的感染後治療方式,可以分成輕症、重症,和危重症等三個階段,最主要的差別,除了藥物的使用種類不同外,就是輕症時期還沒有使用到呼吸治療。 其實,這個階段正是再生醫療介入的好時機。因為此時病人的自體機能可能還維持在相對不錯的程度,提早給予治療,能降低重症的機率。再生醫學的優點是,相對於傳統化學藥物, 對於身體機能傷害、副作用較低,透過促進組織修復再生,以達到治療甚至自癒的目的。 即使在重症階段,我們也可以看到國際上已經出現三篇非常有佐證力的臨床試驗,指出運用再生醫學一種低風險的高濃度血小板療法,來對抗新冠肺炎。它的優點是低風險,不會有基因突變、細胞變種的疑慮,同時也取得容易、速度快。 例如,一項在印尼的研究顯示,有15名的重症患者在接受霧化高濃度自體血小板治療後,肝臟生成的血漿蛋白(CRP)恢復上升,血氧飽和度進而提升,最後救活了其中13名患者。 而且這一治療方式非常簡單,只要將血小板霧化後讓病患經由鼻腔吸入,讓肺部吸收就可以快速達到療效,不用手術,也不用注射,且未發現副作用。 從急救科醫師的角度來看,以低風險即時產生療效的手段,就是一個好的治療方式。   與病共存新生活:ADAPT 最後,我認為未來人類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生活,可以用一個英文字來概括「ADAPT」(適應)。 A是Already,包含預防醫學、接種疫苗。 D是Discovery,我們還要繼續去發現與探索病毒的變種、疫苗的保護期可以有多長、再度感染的風險,以及感染後的治療。 A是Acknowledge,認知與了解感染的途徑、病毒的存在。 P是Prepare,為未來的治療需求先做準備,了解染疫後的治療方向。 T就是Trust,更長遠的未來,我們可以相信再生醫學將帶來突破,降低人們對藥物的負擔,甚至可以透過自體修復的方式來治癒疫病。 (責任編輯:呂冠璇)   原文網址: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7245?utm_campaign=media_others-affiliate-cwef-summer-2021&utm_medium=affiliate&utm_source=media_others&_ga=2.121355720.1799342180.1626237827-897566426.1625474225

2021.07.14

PLT凍晶粉療法 大谷翔平也用過的神奇療法 思必瑞特要讓更多人都用得起

文 林佳誼 轉自 天下雜誌 台灣自2018年開放部份自體細胞治療計畫以來,再生醫學迅速捲起IPO熱潮,上市櫃已有12家相關族群。生技新創思必瑞特從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PRP)技術切入,前新浪網共同創辦人姜豐年也是投資人。這項過去如大谷翔平等運動明星都愛用的再生療法,思必瑞特如何讓更多台灣人也用得起?   今年台灣大學籃壇的一大奇蹟,就是創隊僅4年、過去沒人看好的政大雄鷹,竟一舉擊敗去年冠軍世新大學,拿下校史首座大專院校籃球聯賽(UBA)冠軍。 政大雄鷹背後關鍵推手、曾為職業籃球選的新浪網創辦人姜豐年,4年前全力贊助政大成立籃球隊,親自挖角、督軍自不用說,但他還有一個照顧球員的法寶,就是他所投資的生技新創思必瑞特。 「今年政大奪冠,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全員健康,都沒有人受傷,」姜豐年得意地說,他平常下足功夫,把球員顧得很好,國內連職業籃球隊都沒這麼好的醫療照顧。 其中,就包含為球員提供思必瑞特的血小板再生療法,治療運動傷害的關節受損。「一次要價不便宜,但效果很好,」姜豐年說。 姜豐年投資的思必瑞特,主要業務是用專利技術——新型PLT血小板凍晶技術(Platelet-Lyophilized Treatment),製備個人化的血小板生長因子試劑,提供高效且穩定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 Rich Plasma,PRP)治療。 簡單來說,PRP是一種再生醫學療法,原理是人體血小板中含有豐富的生長因子,將自體血小板抽取出來施打在受損的肌腱、韌帶、神經或關節等部位,已被醫界證實可以有效促進組織修復再生。   相關文章: 血小板凍晶 (PLT) 應用於改善臉部膚質、膝蓋關節修復的最終手段 骨復健科醫師談PLT與PRP增生療法 PRP療法因為可以避免開刀、縮短復健時間,在職業運動員之間相當風行。近日以「二刀流」威震大聯盟的天使隊日籍好手大谷翔平,2018年時右手韌帶受傷,就曾經採取PRP治療。已故NBA巨星布萊恩、大聯盟前洋基隊A-Rod、高爾夫名將老虎伍茲等明星也都使用過。   3年營收年年翻倍 但是傳統PRP必須每次當場抽血、僅限當次使用,且每次抽出血漿的血小板濃度也不一定。思必瑞特研發血小板乾粉製程技術PLT,把血小板乾燥成粉末狀,施打時再加入生理食鹽水還原即可。可以一次抽血、多次施打,且可以更精準控制血小板的總量和活性。 打個比喻,就像是喝牛奶,傳統PRP在每次要喝牛奶時,必須當場擠乳並馬上飲用完畢。思必瑞特的PLT技術,則是將牛奶製成奶粉,每次飲用時,只要加水還原即可。 這項專利技術,讓思必瑞特今年初剛完成的pre-A輪融資,就吸引到約1億元資金。主要投資人除了姜豐年外,還有國內知名創投達盈管顧,以及日系創投Infinity Ventures Partners(IVP)等。 「這筆資金將用於擴大租用實驗室、和生產線設備,」思必瑞特生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道隆說,過去3年思必瑞特營收都呈現翻倍成長,去年已達約5000萬元,隨著產能打開,今年預估可挑戰1億元。 這業績,已不遜於台灣幾家掛牌的再生醫學同業。 例如,今年1月上櫃就一度登上生技股王的長聖,去年全年營收為7059萬元。2月掛牌上櫃的博晟生醫,鎖定骨科修復與再生醫材,今年上半年累計營收則為244萬元。   一次家族聚會,兩人一拍即合 其實思必瑞特獨家開發的血小板乾粉製程,技術共同發明人是林道隆的伯父林智一,也就是國內知名音樂串流平台KKbox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林冠羣的父親。 林智一是藥劑師出身,在60年代畢業自國防醫學院,畢業後曾在三軍衛材供應處任職。後來退伍創業,從代理塑膠空針開始,一路做到成立中央醫療器材公司,在骨科醫材一度在台灣有50%市佔率,在國內生技產業亦有一席之地。 血小板乾粉製程專利就是他生前與團隊共同研發的成果之一。林智一一直想把這開發成一種藥品,卻沒找到成功的商業化模式。 他過世後,林冠群、找來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畢業、又曾待過美國輝瑞、台灣寶齡富錦,有多年生技藥業經驗的堂弟林道隆,將父親的遺願託付給他。 林道隆回憶,一次家族在圓山飯店聚餐,已忙於KKbox自創事業、又從父親那裡繼承了血小板乾粉技術及公司的林冠羣,正苦惱不知該如何處理。他直接開口問林道隆有何想法。 「我的方法跟你父親可能不會是一樣的,」在生技藥業已打滾多年的林道隆不僅回得很直,接著還一連串說出,如果是他,會如何將這一技術推向商業化的構想。林冠羣聽完興奮地立刻開口,「我們來一起來做這件事情,你覺得如何? 」   思必瑞特生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道隆。(思必瑞特提供)   接受媒體採訪時將西裝襯衫扣子扣到最上一顆、說起話一派斯文的林道隆,卻很有商業頭腦。2015年接任總經理後,他將業務發展從骨材研發,轉向鎖定醫美、生髮,以及運動醫療等相對成熟的應用,立刻打開市場,目前在台灣配合的醫療院所客戶已超過200家。 「Steven(林道隆)的背景很特別,他有醫學訓練,懂醫生的語言,同時又有產業歷練,知道市場需求,再加上家學淵源,」達盈管理顧問合夥人方頌仁觀察,「這樣的人才在台灣生技產業很少見。」 方頌仁說,過去思必瑞特雖有一個獨家專利技術,卻沒人把它變成應用,林道隆加入後,這項技術終於找到推向市場的方式,後續商機還有很大潛力。 不過,第一線執業的前台大和國泰復健科主治醫師、現任於維德骨科診所的復健專科醫師李嘉瑋點出,以PRP技術而言,目前還有兩大常見的問題需要克服,一是在製作和施打上難有統一標準,二是費用昂貴。 血小板再生治療目前屬於健保自費項目,傳統PRP每次療程普遍要價都在1~2萬元或以上。思必瑞特的PLT凍晶製程,一次製作多落在8~15萬元之間,相對較高。但好處是可供多次施打,若施打次數多,則單價可比傳統PRP便宜不少。但李嘉瑋點出,這相對也會衍生更長製作時間,以及後續保存問題。 但林道隆滿懷信心認為,台灣的醫療市場雖小,但台灣人對醫療的接受度很高,加上思必瑞特也已展開美國、日本市場佈局,他的目標,是要讓公司營收繼續翻倍增長下去。(責任編輯:李郁欣)   思必瑞特生技 成立:2015年 代表人物:林道隆(總經理兼董事長)、林冠羣(共同創辦人) 營收:預估約1億元(2021) 累積募資金額:約1億元 投資人:達盈管顧、Infinity Ventures、姜豐年 員工數:40人   原文網址: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7160?from=search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