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增生療法

2024.10.17

【Spirit Scientific】攜最新專利血小板療法進軍日本市場,開闢再生醫學新路徑

Spirit Scientific選擇進入日本市場作為其第一個海外市場! 日本子公司正為市場拓展做準備,並在東京設立有明實驗室。   台灣凍乾血小板製造領導品牌Spirit Scientific首次於Medical Japan Tokyo登場, Medical Japan Tokyo 是一個大型醫療相關展會,有超過600家參展商參加,於 10 月 9 日至 11 日在千葉縣 幕張舉辦,為期三天。 思必瑞特生技將重點展示其專利且引人注目的血小板冷凍乾燥技術,該技術利用科學​​方法將富含生長因子的血小板修復能力最大化。 思必瑞特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林道隆強調,思必瑞特生技的血小板冷凍乾燥技術PLT(Platelet Lyophilized Technology)的商業模式在台灣已經累積了超過3萬個實際案例。 為了準備在日本市場的製造和分銷,我們正在東京有明建立一個內部設計的實驗室設施,預計今年底完工。 我們的PLT凍晶將能為日本民眾提供安全、優質的再生醫學療法新選擇。未來,我們將與日本醫療機構緊密合作,目標為進入日本再生醫學千億日圓的血小板萃取相關市場。   Spirit Scientific 利用 PLT 技術解決 PRP 挑戰 傳統的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療法已有50多年的歷史,血小板中含有的各種生長因子也被證實具有促進血管生成和組織修復的潛力。然而,實際的治療效果也存在差異。若要確保療效,每次治療時都需控制血小板顆粒計數和生長因子濃度,但傳統PRP療法存在的問題是血小板萃取情況取決於現場工作人員的能力,而且容易受到患者身體狀況的影響。 為了解決這些 PRP 問題,思必瑞特生技Spirit Scientific開發了專利血小板冷凍乾燥技術 (PLT)。該技術使用標準化流程生產「固定劑量」的冷凍乾燥血小板。除了確保每瓶中有 10 億個血小板外,亦提供生長因子濃度報告。這使得醫生可以根據治療情況調整“最佳劑量”,從而顯著提高治療品質和效果。 Spirit Scientific總部位於台灣,將基於此專利製程開發完整的冷凍乾燥血小板生長因子生產,包括數位化的血袋收檢服務和溫控運輸。我們在Class 10,000等級,同GTP標準的無塵實驗室中進行PLT冷凍乾燥的專利製造方法,最後進行Gamma-ray輻射滅菌和真空包裝,確保產品安全無菌。 經藥物穩定性測試驗證,Spirit Scientific 的 PLT 冷凍乾燥血小板生長因子在室溫下的保存期為 3 年。其穩定性和安全性不僅大大超過傳統的PRP,而且優於最近開發的冷凍血小板因子濃縮物(PRP-FD)。 目前,思必瑞特生技技已在台灣、日本、美國、中國等地取得11項專利,另有9項跨國專利正在審查中。 PLT 凍晶在骨科、復健科、美容醫學專科、皮膚科、婦產科和泌尿科等廣泛臨床領域的積極應用潛力已得到證實。   Spirit Scientific選擇並進入日本市場作為其第一個海外市場 Spirit Scientific的業績記錄和未來前景在其總公司所在地-台灣已得到了認可,並於2021年獲得了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和達盈領投(Darwin Ventures)的A輪融資,籌集了約1億美元(約4.6億日圓)的資金。 於2023年,我們在日本設立了子公司以進入日本市場,並開始籌備在東京江東區有明開設全新實驗室。除此之外,我們也獲得了日本最大的獨立創投公司JAFCO的投資,並一直在穩步準備在日本的擴張。 目前,我們在日本的實驗室已經基本完成,並計劃申請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 PMDA)以及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ood Tissue Practice, GTP)的認證。期待未來發展專業代工(OEM)服務,並透過與日本醫療機構的合作夥伴來提供我們的服務。 思必瑞特生技創辦人兼董事長-林道隆強調,我們正在擴大生物鑄造(Biofoundry)業務,並專注於生物材料冷凍乾燥製造工藝。其中 Spirit Scientific 擁有出色的技術,為更多尋求再生醫學的患者提供安全、優質的產品,並提供高品質且值得信賴的精準化醫療解決方案。   日本思必瑞特生技株式會社 https://sslabs.co.jp/   文: PR TIMES Japan / 譯: 思必瑞特生技 行銷部

2024.09.02

[快訊] 思必瑞特生技榮獲2024「國家生技大獎」與「台灣創新第一品牌大獎」

思必瑞特生技榮獲2024台灣優良精品廠商協進會之「國家生技大獎」與「台灣創新第一品牌大獎」兩項殊榮。 思必瑞特生技身為生物技術之新創公司,透過9項專利認證之血小板保存技術和「Biofoundry生物鑄造廠」理念的實踐,致力以科學精神探索並革新改變血小板衍生醫學和治療行業。公司的目標為提升再生醫學照護標準,並最大化提升市場潛力,提供大眾負擔得起新的治療應用,進一步改善全人類的生活品質。 透過藥品級的標準化製程與定劑定量概念,結合自主設立之高規格無菌無塵實驗室,思必瑞特生技成功發展跨科別之多元化應用,在多項醫療領域提供PLT血小板凍晶製備服務,並已累積超過三萬個案例。而除了市場應用,思必瑞特生計目前也持續積極推動多項臨床專案。 在2024年,思必瑞特生技更首度推出「智慧收檢e系統」,透過智能雲端管理加上專人收檢,降低出錯率,並大幅提升醫療機構的管理便利性。本次獲獎不僅證明了思必瑞特生技將專利技術服務思維成功轉變創新商業模式的實力,也為未來持續創新與拓展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06.30

6旬婦退化性關節炎手術後還是痛! 增生療法有助緩解

當關節發生疼痛、腫脹、僵硬或變形等症狀,恐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前兆,這時患者該如何面對?高銘骨外科診所林順智院長表示,在臨床上治療關節炎首先會以藥物、復健治療並搭配生活習慣改善,一般治療3至6個月後多數病況能獲得控制。除非症狀較嚴重才會採取手術,但術後有些患者恐因韌帶發炎受損飽受疼痛折磨,屆時還是需藥物、增生療法輔助,緩解病症造成的不適感。   【NOW健康 陳曉彤/高雄報導】 3大因素引起退化性關節炎 年輕人受過傷也要小心 關節炎是由於關節內的軟骨磨損後,導致周邊骨不正常增生及關節腔變窄而造成。每當患者久坐、久站,或是上下樓梯等大強度使用關節時,常感覺膝蓋卡卡不舒服,若因此而產生疼痛、腫脹、灼熱感,甚至發出奇怪的聲響時,就會建議找醫療院所做檢查。 林順智院長指出,多數關節炎是因年紀老化、運動傷害、體重超重而引起,少數的病人則合併有類風溼性關節炎、免疫系統疾病等特殊病症的關節症狀。根據臨床觀察,民眾約50歲過後就要留意退化性關節炎病癥,而值得注意的是,關節周圍曾骨折過的人,無論年齡大小,若關節軟骨與韌帶已有舊傷,面臨退化關節炎的風險會比一般人來的高。   關節置換手術一勞永逸? 可能面臨2次手術 臨床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方法包括藥物、物理復健治療及手術,林順智院長說明,一般會以藥物、復健治療並搭配生活習慣改善為優先選擇,多數患者在此階段時,病況就會有所改善,但若治療3至6個月後症狀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才會考慮開刀置換人工關節。 林順智院長提到,針對接受手術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礙於人工關節使用有一定期限,即使運動量少也只能維持約15至20年,屆時又需要再2次手術,因此一般都不會希望病人年紀輕輕就嘗試。手術雖可解決關節軟骨矯正問題,但改善不了韌帶發炎或受傷的窘境,因此有些病人術後仍有機會感到疼痛、不舒服,甚至行動不方便,最後還是需要依賴藥物緩解症狀。 ▲(圖/林順智院長提供)林順智院長解釋,PLT增生療法在臨床上會先經過1次抽血,將患者本身的血液製成10至20瓶的凍晶,會依照關節症狀及退化程度決定療程。   6旬婦術後症狀又復發 採PLT凍晶輔助緩解疼痛 1名年約60多歲婦人本身因年紀老化,關節長期磨損而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先前已接受膝關節手術,不幸的是開完刀3個月後,她的內、外側膝蓋韌帶竟隱隱作痛,讓她不得不求助醫師。原先醫師建議採用類固醇控制症狀,但婦人擔心藥物副作用大,因此改採用PLT凍晶治療,來改善疼痛症狀。 PLT凍晶治療屬於增生療法的一種,林順智院長解釋,臨床上會先經過1次抽血,將患者本身的血液製成10至20瓶的凍晶,會依照關節症狀及退化程度決定療程,並採定劑定量使用,針對關節韌帶的發炎受傷,具有一定的修復與改善效果,適用於不願意開刀或本身條件不適合手術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同時患者術後改善不如預期,也可考慮此種治療方式進行輔助。 退化性關節炎在銀髮族中相當普遍,而高強度運動族群、體重過重族群、有過舊傷的人也都是高風險族群。民眾平常除了注意不良姿勢、降低運動傷害、適時控制體重外,如有感覺關節不適,務必及時求醫,及早治療,改善症狀,以免生活品質下降。 #首圖來源/林順智院長提供

2024.04.04

增生療法凍齡新利器 生長因子純化再升級對抗老化痕跡

對抗老化、維持青春活力是許多愛美人士會關注的議題,但即使化妝台上已經放滿了號稱抗老化的保養品,對於臉上已經出現的細紋,卻可能還是感到束手無策,此時只能尋求由內而外刺激膠原蛋白增生,才能徹底解決細紋的困擾,除了常見的醫學美容療程之外,也有不少人使用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這類增生療法來幫助肌膚減少細紋。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 PLT改良PRP缺點 適合使用於臉部肌膚 針對臉部的老化現象,雅斯翠診所院長劉昌杰指出,傳統PRP每次療程需現場抽血、萃取出富含血小板的血漿,因血小板豐富的生長因子有助於修復身體組織細胞,醫學上應用這項原理,離心出高純度的血小板,並使用在患部,便能加速患部修復。 然而,PRP的限制較多,像是難以標準化,每次離心出來的血小板濃度不一致且難以衡量,加上萃取後的血小板必須在短時間內用完,即使有剩餘的血小板也無法保存,此外,由於離心過程並非完全無菌,純度也並非最高,因此可能含有發炎因子,療程後容易引起患者產生發炎反應、不適等症狀。 而PLT改良了上述PRP的缺點,僅1次抽血便可透過無菌實驗室完成10到20瓶PLT凍晶,每1瓶PLT凍晶的生長因子濃度和純度標準化且定劑定量,固定10億個血小板,也不須擔心單次沒有使用完會浪費,常溫可保存3年,加上純化得更完整,施打後較不容易出現發炎反應,讓患者體驗到更穩定和安全的治療。 ▲單獨使用PLT就能有回春效果,可改善細紋、修復痘疤,並且能讓膠原蛋白新生,搭配醫美療程更提升。(攝影/林志遠)   PLT搭配醫美療程 提升恢復效果更有感 由於PLT比PRP更加穩定,適合應用於臉部肌膚。劉昌杰院長進一步解釋,PLT的高濃度血小板生長因子能夠促使傷口更迅速地癒合和修復,還具有能夠刺激細胞再生的生長因子,這一機制同樣也能應用在肌膚組織,刺激膠原蛋白和彈力蛋白增生,對於改善肌膚的細紋、痘疤、膚況都有卓越的效果,從醫美的應用層面來說,單獨使用PLT就能有回春效果,可改善細紋、修復痘疤,並且能讓膠原蛋白新生。 其次,搭配醫美療程,像是皮秒雷射結合PLT,先以雷射破壞皮膚刺激膠原蛋白增生,再使用PLT加速傷口修復,同時促進膠原蛋白的增生效果,或者雷射也可以替換成電波或音波療程,原理相似;第3種用法是搭配整形外科手術,在手術後使用PLT可以加速傷口癒合;第4種用法則是可以針對自體脂肪手術療程後使用PLT,運用其生長因子的特性讓自體脂肪的存活率更高。 劉昌杰院長舉例說明,1位患者因長期工作壓力大而出現許多眼下細紋,若要大幅改善眼下細紋,通常會採用修皮手術或是鳳凰雷射,不過這些療程花費較高,因此在經過評估及預算的考量之下,該患者接受了皮秒雷射、海芙音波,再搭配PLT凍晶治療,細紋明顯減少,氣色也變得更好,效果超出預期;還有另1位受產後妊娠紋之苦的患者,在做過1次魔方電波搭配PLT後,妊娠紋便改善許多,令患者大為驚喜。 治療後的保養也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劉昌杰院長提到,PLT術後保養並不複雜,僅需在療程後1天冰敷患處,療程期間避免食用刺激性、辛辣食物,以免降低組織的修復及再生效果,可以多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並於日常保養中加強防曬與保濕,不僅有助於治療效果的穩定,還能減少發炎反應的可能性。   # 首圖來源/攝影/林志遠

2024.03.02

腳踝扭傷分3級!韌帶撕裂最嚴重 增生療法突破瓶頸重啟修復

腳踝活動時必須承受身體所有重量,尤其從事籃球、排球、足球、羽球等運動,在跑跳過程中或急速變換方向的當下,常因此造成腳踝韌帶撕裂傷,甚至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因為行走在顛簸不平路面、遇到高低階落差、上下樓梯踩空等,而導致腳踝內翻,造成腳踝外側韌帶扭傷。若腳踝韌帶撕裂傷長期修復情況不佳、腳踝關節不穩定,很可能導致慢性的反覆關節炎,嚴重甚至會讓關節提早退化。 【NOW健康 楊芷晴/台中報導】 腳踝扭傷依照嚴重程度 可分為3等級 凱旋復健科診所院長黃妤璇醫師表示,依照腳踝扭傷嚴重程度可分為3等級: ▸第1級:韌帶被拉傷有腫脹輕度疼痛,但不到撕裂程度,還可以緩步走路。 ▸第2級:韌帶部分撕裂傷,超音波可看到輕微積水、增厚,甚至看到撕裂情況,外觀上局部腫脹明顯,走路會產生疼痛,過幾天會出現瘀血。 ▸第3級:完全撕裂、韌帶斷裂,在超音波下看到藕斷絲連或幾乎斷裂,受傷程度較嚴重、無法行走。常見發生在打羽球急殺急停和跳躍、排球網前跳起擊球後踩到人、籃球網下搶球等和車禍造成的急性傷害。   受傷3天內屬急性期 按照P.E.A.C.E.原則進行處理 通常腳踝韌帶撕裂傷發生後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3個階段,針對不同時期也有不同處置方式。根據最新運動傷害處理原則,急性期(受傷3天內)先做PEACE的處理原則: ▸P保護(Protect):減少活動、利用護具保護患部。 ▸E抬高(Elevation):抬高受傷部位,幫助韌帶血液循環回流。 ▸A避免過度使用消炎藥物(Avoid):以免抑制血液循環。 ▸C加壓(Compression):局部加壓減少水腫情形。 ▸E衛教(Education):配合醫師正確的後續治療。   受傷3至10天進入亞急性期 牢記L.O.V.E.心法協助組織復原 當患部進入亞急性期時(受傷3至10天),可採LOVE的處理方式: ▸L負重(Load):受傷軟組織發炎趨緩,可在踩地不痛的原則下及早進行適當的負重或慢走,幫助腳踝肌肉收縮、減少腫脹,亦有利於組織修復。 ▸O樂觀(Optimism):與醫師建立良好關係,保持樂觀有利於復原速度。 ▸V血液循環(Vascularization):在可承受疼痛的前提下適度活動和運動,促進受傷組織的血液回流、降低疼痛。 ▸E運動(Exercise):開始進行有計畫的運動訓練,例如,透過肌力訓練鍛鍊關節活動度,以及透過扶牆單腳站立,找回平衡的本體感覺訓練。 ▲黃妤璇醫師表示,當無法靠自我完成修復時,就會建議採用增生療法等醫療介入來加速修復。(圖/黃妤璇院長提供)   反覆關節炎無法自我修復 可藉助增生療法 一般來說,初期腳踝韌帶撕裂傷就醫,會給予適量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來緩解疼痛,搭配物理治療如:熱療、電療、雷射光療,甚至水療等,或是加上適當的徒手治療,幫助患者關節活動或指導患者進行運動治療。 黃妤璇醫師指出,一般扭傷2周內多已消腫,不過,要留意的是,有時候患者覺得好很多,後來回到運動場、上下樓梯、搬重物等情況下疼痛又開始復發,或是走路時間較長腳踝就腫起來,走完或跑完覺得關節僵硬,這意味著關節仍舊不穩定,動作已經超出關節負荷引發疼痛,形成反覆發生的關節炎。當無法靠自我完成修復時,就會建議採用增生療法等醫療介入來加速修復。 黃妤璇醫師進一步說明,增生療法是將具有促進修復功能的物質使用到受傷組織,達到啟動修復的目的,常見的增生療法有高濃度葡萄糖水、PRP和PLT血小板凍晶等。通常第1級拉傷、局部壓痛、新傷或年紀較輕的患者,會建議採用高濃度葡萄糖水治療即可,但如較年長、自我修復差、結構有損傷、舊傷且反覆發作等情形,則建議選擇使用血小板生長因子治療,以新的刺激突破過去治療的瓶頸,重新啟動修復機制。 傳統的PRP需每次抽血,血小板生長因子濃度無法定量,而新式的PLT則是高濃度的血小板凍晶,含有大量的生長因子,僅需抽1次血,透過SSLab專利活化與凍乾技術,可製作出10至20瓶凍晶瓶,每瓶都有10億個以上血小板,醫師可為病患量身制定醫療規劃、多次治療,使用超音波精準導引使用到受損組織結構與想加強治療的部位,進行關節周全治療,有助加速修復過程,加上來源於自身血液,也較不會產生過敏排斥反應。   日常預防腳踝扭傷 建議運動前記得先熱身 1名38歲男性之前打籃球經常腳踝扭傷,雖然每次受傷後都有進行物理治療,但回到球場即便戴著護踝還是很容易扭傷;改練跑步後,卻發現跑久了就會腳腫,原本過1天就會消腫,後來演變成要經過2、3天才消腫。這種情況約持續1、2年之久,直到就醫檢查後發現腳踝關節有積液,原本韌帶撕裂的舊傷仍在,於是他決定接受PLT增生療法。經過2個多月、共3次治療後,男子評估症狀已改善8、9成,現在持續回診的同時也搭配復健治療,運動時也已經能夠活動自如。 至於如何預防腳踝扭傷?黃妤璇醫師提醒,運動前應先熱身、放鬆肌肉,鞋子選擇適度避震、鞋跟適中,以免重心不穩;值得注意的是,曾有扭傷經驗、關節活動度不穩定,應加強肌力與本體感覺的訓練,並穿戴輔具保護韌帶。運動傷害往往是肌肉較為疲乏後瞬間發生的意外,因此運動要量力而為,才能避免傷害反覆發生。   #首圖來源/黃妤璇院長提供

2024.02.27

思必瑞特揮灑PLT技術優勢,搶攻全球再生醫學大餅

▲創辦人暨總經理:林道隆;公司名稱:思必瑞特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年份:2020年;屬策略性服務業產業別:再生醫學 近年凡是關注醫學趨勢的人,都不難發現「再生醫學」的討論度飆高,主要因為其應用範圍甚廣,可望讓一些因老化、疾病或受損而導致不健康的器官與組織,獲得修復再生,進而治癒過往難解的疾病,因而被全球醫界普遍看好,認為有極大未來性。其中擅於拯救組織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療法,更是最熱門的再生醫學項目之一。 ▲血小板示意圖 大家也許有所不知,PRP增生療法發展已逾50年,並非此刻才誕生的新產物,其原理就是萃取自體血液中血小板的生長因子,施打在受損組織。但礙於傳統療法僅能保存4小時、注射成分未定量,加上白血球含量高(注射後易引發發炎反應)等因素,導致病人在療程中歷經多次抽血與疼痛,且療效會因個人生長因子不同而有落差。惟近年出現一種堪稱「PRP升級進化版」的新療法、名為「血小板凍晶」(PLT),不僅有長達3年的保存期限,且具備定劑/定量、品質穩定、白血球去除等利基,不管在療效、安全性等方面皆有相對優勢,因而獲得全球醫界的青睞。 ▲思必瑞特產品 不僅如此,隨著諸如政大校友、新浪網創辦人姜豐年所資助的雄鷹籃球的案例被媒體放送,已讓更多人知道PLT對於修復受損肌腱、韌帶、神經或關節,確實深具成效。事實上PLT技術源自思必瑞特生技,該公司在2020年時從母公司 Spirit Scientific獨立出來,是一家不到3歲的新創企業,儘管在再生醫學領域為初生之犢,但已展現旺盛的營運增長力道,連年繳出業績翻倍的亮眼成績。 憑藉PLT專利技術,敲開再生醫學商機之門 思必瑞特董事長暨總經理林道隆表示,思必瑞特為一家立足再生醫學的生技公司,且在偌大的再生醫學市場扮演獨特角色。憑藉PLT專利核心技術,領先全球業界將自體血小板「藥品化」,不僅能100%完整保存血小板、在室溫下有效保存3年以上,且可成為醫生靈活運用的治療利器,協助病患進行組織修復。 更重要的,思必瑞特不只產出蘊含多種生長因子的血小板製劑、再交予醫生運用,亦主動與不同科別的醫師合作,共同探討如何將PLT運用在各種適應症,持續擴大應用範疇。 比方說復健科或骨科的醫生,可利用PLT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肌肉拉傷;皮膚科或整形外科醫生能運用於生髮、傷口修復或皮膚優化;婦產科醫生可運用於私密處回春,或協助病人增厚子宮內膜以增加懷孕機率。 國發基金力挺,扎穩GTP、IRB等關鍵基石 2021年第一季,思必瑞特完成A輪募資,共計獲得9,900萬元資金挹注;此輪係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加強投資策略性服務業實施方案」(國發基金)、達昌創投(由達盈管理顧問所管理的創投基金)共同領投。 「獲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的支持,使公司營運大步邁進!」林道隆說,首先思必瑞特從過去小型的概念驗證(PoC)實驗室,直接跨進GTP(Good Tissue Practice;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實驗室規格,成功建立符合GTP規範的實驗室、產線與儀器設備,也順利通過認證。其次在A輪資金奧援下,亦使新產品與細胞療法的研發獲得突破性推進。 再者不可諱言,所謂臨床實驗研究(IRB)、人體試驗,對思必瑞特是重中之重。深究人體試驗主要目的,是為了證實PLT技術使用在人體上的療程,屬於正向、無害且安全;唯有通過這番驗證,才能真正開拓市場。尤其近年再生醫學蔚為潮流,使各界都對其療效寄予厚望;在廣大消費者的高度期待下,思必瑞特自知更要認真執行人體試驗作業,因而積極尋求與眾多醫生、醫療機構合作,過程中即需備齊足夠財源,以順利支付相關臨床費用。 除此之外,A輪資金對於專利申請、人才招募等其他面向,皆發揮顯著的助攻效果。例如人員招募方面,2021募得資金的當時,思必瑞特的員工僅17人,一路發展至今年(2022)9月時,已大增1.64倍到45人規模,可歸功於資金就位後產生正向循環,不僅驅動營運增長,同時間自然需要更多人才加入,連帶創造就業效果。 啟動B輪募資,將PLT推向國際市場 林道隆說,今年第三季期間,思必瑞特啟動B輪募資,規劃募集2億元資金。相較於前一輪,此輪募資目的明顯不同,主要用於國際市場開拓;故針對這輪募資,思必瑞特期望找到對國際再生醫學市場拓銷有所助益,亦即不管在市場需求的認知上、各國法規的熟悉上,乃至對應用走向的理解上,都能給予實質幫助的投資者。 截至目前,思必瑞特已在臺灣實施超過1萬人次的臨床,證實效果甚佳,鑒於應用範圍廣闊、發揮空間甚大,使其體認到今後唯有跨出臺灣,才能造福更多患者,開創更高營業績效。放眼國際,其實有眾多專業醫師與研究單位,能量十分豐沛,若能併入PLT發展藍圖,就能借力使力開發更多療程,形塑更佳綜效。 因此在B輪資金配置上,初步規劃投注在幾個主要方向,包括:一、拓展日本市場,於當地設立子公司、PoC實驗室、產線並購置儀器設備。二、推動國際專利佈局。三、佈建研究開發與國際行銷人才。四、推動臨床實驗研究,爭取通過醫院人類研究倫理審查。林道隆更希望在這波的海外拓銷中,有機會打造另一座GTP實驗室,且展現不遜於臺灣的耀眼實績。 梳理具經濟價值的適應症,圈選下一步發展重點 至於另一主要投資人達盈管理顧問,同樣對思必瑞特產生重大助益,協助的範圍涵蓋資金、專業度、人脈鏈結等方方面面。難能可貴的是,在思必瑞特逐步推展再生醫學業務的過程,針對不同階段的戰略設定,達盈屢屢給出頗具建樹的提議,精闢分析往哪個方向走、可望獲得最佳成果;舉例來說,當思必瑞特決定走向國際市場,達盈便建議多聆聽一些先進國家再生醫學專家的想法,且一併思考如何拓展這方面的人脈,從而依據各國需求,因地制宜開創不同的療程或適應症,甚至納進不同經營模式,使其國際拓銷計畫更為扎實有力。 另外達盈觀察到行政院正在力推5+2產業創新計畫,非常重視生技產業發展,便引導思必瑞特去理解政府部門對國內生技產業的期許、希望締造什麼樣的回饋效果,以便順利爭取到政府單位的協助。 林道隆指出,即使思必瑞特連年營收翻倍成長,但他認為這樣的成長幅度,其實還未跟上全球再生醫學市場的擴增速度;因此展望下一步,其將梳理不同適應症,篩選最具經濟價值的選項,據此設定今後發展的重點方向。思必瑞特預估在今年達成營收億元目標,展望2023預計應能續創倍數成長佳績,此外也希望在2024年前實現興櫃掛牌目標。 大致上來說,思必瑞特致力落實再生醫學的精準化、藥品化,與全球再生醫學市場的發展脈絡如出一轍;意謂臺灣生技產業其實有很大的契機,可望在國際舞臺發光發熱。因此期盼政府單位給予更多協助,譬如向他國廣為分享PLT研發成果,甚至積極將思必瑞特引導到國際,以達到更大國際共鳴,順勢帶動臺灣再生醫學蓬勃興盛。 創投協助籌資規畫,加速前進資本市場 達盈管理顧問合夥人方頌仁指出,當初達盈投資另一家公司,林道隆的團隊僅是其中一個部門,達盈相中其發展潛力,認為讓該部門獨立發展、比依附在原公司好,因而催生思必瑞特。時至今日,因再生醫學方興未艾,思必瑞特無論在藥理、營運上皆有一定規模,所以他看好能快速拓展國內市場,繼而進軍海外。 「這家公司很特別,在技術上擁有獨創性,而且被驗證過,深具發展動能,」方頌仁說,以林道隆個人而言。畢業於史丹佛醫學院,也曾在國內外藥廠工作過,可說履歷與經驗俱優,對於公司的發展極為關鍵。 思必瑞特獨立為公司後,達盈考量若要不斷成長擴充,必須倚靠充裕的資金部位,於是協助做出籌資規畫,不但引介新的投資人,也協助找到專業財務人員加入,期望幫助公司快速進入資本市場、公開上市,畢竟從資本市場籌資是最佳途徑。 總括而論,政府釋出很大的誘因,希望創造新的產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願意給予具成長潛力的公司資金協助。於是達盈找上思必瑞特,利用國發基金這項絕佳的方案,使之能迅速擴張;試想假使思必瑞特仍是原公司的小事業部,未必能開創今日如此亮眼的成就;足見政府資金的牽成,確實開啟了思必瑞特無可限量的成長空間。   來源: 經濟部產業發展屬 投資成果案例 https://www.issip.org.tw/issip/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39&article_id=3042  

2023.11.20

50肩怎麼來的?醫揭過勞肩常見症狀 積極治療加速好轉 增生療法選擇PLT凍晶縮短恢復時間

臨床上的50肩、關節炎、肌筋膜炎和肩夾擠症等都是常見的肩部勞損,魏銘政醫師指出,與肩部有關的運動傷害包括棒球、籃球等投球運動,若再加上撞擊,很容易造成肩部急性損傷。(圖/魏銘政醫師提供)。增生療法改善女銀行員肩膀疼痛 選擇PLT縮短恢復時間 【NOW健康 楊芷晴/台中報導】 現代人常有肩部痠痛的問題,不論是長期久坐電腦前工作、炒菜曬衣做家事、搬重物或是運動時使用過度等,都可能因為姿勢不良或反覆承受外力而產生肩部的勞損或發炎。這樣的損害一旦發生,通常需要漫長的修復期;不過,專業醫師指出,目前透過妥善運用增生療法,能幫助患者從肩部不適中加快康復,重返正常生活。   過勞肩不只是肩膀疼痛 嚴重恐致關節腔損傷、沾黏嚴重 臨床上的50肩、關節炎、肌筋膜炎和肩夾擠症等都是常見的肩部勞損,睿豊診所院長魏銘政醫師指出,與肩部有關的運動傷害包括棒球、籃球等投球運動,若再加上撞擊,很容易造成肩部急性損傷。 此外,過度使用肩部如長期搬運重物、兩手懸空操作工具等情形,容易以肩部為主要施力支點;電腦族在電腦前久坐,支撐手部的力量僅靠著肩後的肌筋膜;家庭主婦長期煮菜、抬高手曬衣服,往往到了4、50歲容易出現肩膀痠痛,50肩便隨之而來。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反覆發炎後可能引發嚴重沾黏,進一步使得關節活動受限,導致雙手無法抬高或伸展;像女性無法伸手往後扣內衣,就是最典型影響日常行動的例子。 而針對肩部勞損的治療,一般發炎時多以服用消炎止痛藥、搭配復健運動。若改善不如預期,則可考慮進一步的治療選項,例如採用增生療法等;診斷時可搭配X光片或超音波找出疼痛原因,確認是否來自肌肉本身、肌腱斷裂或鈣化引起。若是肩部關節腔內損傷、勞損或沾黏嚴重時,就會進一步積極治療。   增生療法改善女銀行員肩膀疼痛 選擇PLT縮短恢復時間 增生療法包括葡萄糖液、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以及進階的PLT血小板凍晶。魏銘政醫師解釋,PRP和PLT都是抽取自身血液,不同之處在於PRP每次抽血進行血小板分離後必須立刻使用於受傷部位,而PLT則是以專利技術冷凍乾燥,將血小板的數量與活性控制在最佳比例與濃度。抽1次血約可製作10至20瓶粉末凍晶,回溶後即可使用,快速方便。 魏銘政醫師曾收治1名年近30歲的女銀行員,長期坐在電腦前工作姿勢不良,右肩處有一個反射點的緊繃疼痛,先用藥物和復健進行治療1個月,效果有限,討論後決定選擇PLT增生療法,1次療程後便回饋獲得改善。 魏銘政醫師補充說明,若是沾黏或鈣化,也可使用震波震碎再重建,或肌肉、肌鍵損傷可利用磁波刺激收縮患部,同時再搭配增生療法促進修復,視患者嚴重程度,療程約3至4次,每次間隔2至4周施打,有助縮短整體復原時程。 魏銘政醫師強調,如果患者疼痛急性發作,可藉由類固醇針劑立即緩解,但同一部位施打類固醇原則不能超過2次,否則經常施打類固醇反而容易造成纖維化或鈣化,最後更易斷裂且修復困難。 ▲如果透過面對牆壁、雙手逐漸往上攀爬的動作,過程中會感覺疼痛,或是雙手往後無法做到解開胸衣的姿勢,以及旋轉肩關節卡卡不順,都是肩部損傷徵兆。(圖/魏銘政醫師提供) 國民健康操預防慢性肩部勞損 疼痛勿拖延 預防慢性肩部勞損,除避免長期單肩負重、單手搬重物,平常可藉由國民健康操的伸展訓練靈活肩部功能。如果透過面對牆壁、雙手逐漸往上攀爬的動作,過程中會感覺疼痛,或是雙手往後無法做到解開胸衣的姿勢,以及旋轉肩關節卡卡不順,都是肩部損傷徵兆。 最後,魏銘政醫師提醒,肩部疼痛不適初期,不要忍耐或拖延,只要盡早就醫正確治療,都能獲得良好改善。

2023.11.10

跑馬拉松足底筋膜炎好困擾 做足預防措 PLT凍晶助舒緩

▲黎雨青醫師表示,足底筋膜炎治療方面可分為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其他非藥物治療則有增生療法、體外震波、徒手復健等方式,可以視病患需求安排最合適的療程。(圖/黎雨青醫師提供) 【NOW健康 林郁敏/台中報導】 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常見且會引發疼痛的病症,常困擾著運動愛好者和需要長時間站立的人,特別是有長期馬拉松訓練習慣的選手,倘若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使病患在行走時感到疼痛難耐而影響活動,若仰賴人體的自癒能力又得花不少時間,然而根據專家所說,足底筋膜炎是能有效率地預防及治療的。   足底筋膜炎常發生於扁平足 出現症狀應及早警覺 足底筋膜位於腳底,是從腳跟到腳趾頭之間的彈性組織,也在人們走路、跑步時扮演穩定足弓及腳踝、協助緩衝避震的角色,全能家庭醫學科診所黎雨青醫師指出,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通常與足底筋膜過度使用和不當使力有關,尤其是容易發生在久站、久走、跑步過量,或是體重較重,以及足弓較平的人身上,尤其是扁平足;足底筋膜承受過大的負擔,進而引起足底筋膜炎。 常見的足底筋膜炎症狀如腳跟疼痛、刺痛、小腿緊繃等,常在早起下床第1步,或是坐著一段時間再站起來時最為明顯;其他情形如久站、久走,以及天冷時跑步前暖身不足,都有可能引發足底筋膜炎的疼痛。黎雨青醫師表示,治療方面可分為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通常藥物治療在短期內會先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若長時間沒有好轉再改以類固醇治療,其他非藥物治療則有增生療法、體外震波、徒手復健等方式。治療方式多樣,可以視病患需求安排最合適的療程。   馬拉松愛好者足底筋膜反覆發炎 增生療法改善症狀 黎雨青醫師說明,增生療法可以透過針劑直達發炎部位,促進患部的組織修復。常見的增生療法有高濃度葡萄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等;近期還有透過1次抽血後經無菌實驗室製程,製作成10至20瓶血小板凍晶製程(PLT)服務,能夠更有效控管每次\使用的劑量及品質。 黎雨青醫師提到,1位31歲的體育老師是馬拉松愛好者,因為長期參賽和訓練,導致兩腳的足底筋膜反覆發炎,每次參賽後都必須先做治療,才能繼續運動和訓練,該病患曾嘗試過多種治療,其中他認為增生療法的幫助較大,高濃度葡萄糖和PRP都曾治療過,後期以PRP為主,不過自今(2023)年6月首次嘗試1次PLT治療後,他自覺比過去使用PRP更能緩解疼痛,接受3次PLT治療後,已緩解9成的不適,再搭配2次震波治療,便能放心參加馬拉松比賽及訓練,無任何足底不適症狀出現。   ▲黎雨青醫師說明,增生療法可以透過針劑直達發炎部位,促進患部的組織修復。(圖/黎雨青醫師提供)   增生療法促進組織修復 日常做好預防措施也很重要 黎雨青醫師也建議,對於需要盡快恢復活動力的人來說,PLT治療提供了許多優勢,可以較快的減輕疼痛,幫助組織修復,通常在3到5次治療後,可以感受到明顯的改善,後續再依據病患的症狀評估是否增加療程即可。 不過,黎雨青醫師強調,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預防措施,選擇保護足部的鞋子,應避免鞋墊太硬或太軟,可適度支撐並貼合個人足型最佳,高強度運動之前要適度暖身,並且在身體狀況許可的範圍內做運動,此外,扁平足可以透過特殊鞋墊及客製化鞋子來支撐足部,體重過重者則應積極減重,便能減少足底筋膜炎的發生率。

2023.05.17

愛愛疼痛夫妻險失和 針對性交疼痛醫師提解方挽回性福 搭配PLT增生療法來改善

伴侶之間親密行為看似甜蜜,但對於許多有性交疼痛困擾的女性來說,性事簡直是一大折磨,往往會選擇逃避或忍耐,不過這些選擇容易影響到與伴侶之間的感情,對於另一半或當事人的身心都不健康,星幸福美學診所洪若霓醫師呼籲,女性如遇性交疼痛、性冷感等問題,千萬不要忍,應盡速求助專業醫師尋求解決之道。搭配PLT增生療法來改善 ▲洪若霓醫師表示,性交疼痛原因有很多,可能因為陰道內壁的黏膜層變薄、失去彈性,因此含水量減少而變得乾澀,可採用陰道雷射搭配PLT來改善。(攝影/王愷)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 陰道內壁黏膜層變薄、失去彈性 易造成性交疼痛 洪若霓醫師表示,性交疼痛原因有很多,可能因為陰道內壁的黏膜層變薄、失去彈性,因此含水量減少而變得乾澀。有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妻,婚後忙於工作與育兒,等到孩子大了,先生想與太太重拾魚水之歡,沒想到太太卻因感到疼痛,而使先生情緒不佳,太太擔心會影響夫妻間的感情而前往就診,經內診檢查發現太太的陰道乾澀,無法正常分泌潤滑,才會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 洪若霓醫師建議患者採用陰道雷射搭增生療法如PLT凍晶,經過幾次治療之後,兩人終於可以恢復正常性生活。由於陰道雷射是透過雷射的熱效能,去刺激陰道內壁黏膜層細胞增生,還能增加膠原蛋白、彈力纖維等,恢復陰道內壁該有的彈性及厚度,提升內部的濕潤度,藉此改善陰道乾澀和敏感的問題,不過雷射只能針對淺層的部分進行治療,若再搭配PLT凍晶治療則是可以針對深層去做改善,其血小板中所含的多種生長因子,還能同時幫助修復陰道內部的細胞,使黏膜層的血管與神經新生,加速恢復健康狀況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傳統的PRP雖一樣是血小板,但每次治療都需要抽血製作,且每次劑量與濃度不固定,選擇PLT治療只需要抽血1次,便能純化並製作出10到20瓶粉末凍晶,且每瓶有定劑定量的10億個血小板,能讓醫師精準掌控每次施打的劑量及療程進度。洪若霓醫師提到,前述案例中的太太因為不希望每次治療都必須抽血,因此選擇搭配PLT,而PLT也適合需要多次治療且害怕經常打針抽血的病患。   增生療法除了改善陰道乾澀 也能緩解性冷感難題 除了改善陰道乾澀,PLT用途很廣,洪若霓醫師舉例,針對性冷感的患者,可以透過PLT針對G點或C點使用來改善,其他像是大陰唇萎縮、或是慢性會陰疼痛、外陰硬化性苔蘚等問題,都能透過PLT來緩解,如果病患因為陰道口狹窄造成性交疼痛,就需要以雷射做陰道口擴張術,術後再搭配PRP或PLT來加速傷口及組織修復。 洪若霓醫師補充,在做治療前須避免麻油、人蔘、酒類的飲食,以免施打時止血困難,術後需定期回診、遵照指示服藥,傷口不必過度清潔,避免游泳跟泡澡以免增加感染風險,術後可能會出現出血或血色分泌物,若無大量出血或疼痛皆屬正常狀況。 最後,洪若霓醫師提醒,女性平常可以吃陰道專用的益生菌作為保養,並且保持適當規律的性生活,能讓陰道保持彈性,避免產生陰道口閉鎖或萎縮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如果有性交疼痛這類的行房困擾,務必諮詢醫師的專業意見,以維持伴侶之間的感情生活。

2023.05.10

母親節總送蛋糕?PLT讓媽媽能夠腿腳俐落、手舉高高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到了,台灣民眾多是以請媽媽吃大餐或送禮物為主要的過節方式,但是媽媽最想要的其實是被家人深深放在心上。而你,有多久沒有好好關注媽媽的容顏與健康變化了呢?PLT是一個讓媽媽能夠腿腳俐落、手舉高高的新方法。 松山悠適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正倫醫師表示,身體修復速度會隨著年紀漸長而變慢,因此上了年紀後會比年輕時更容易出現筋骨勞損,甚至產生慢性疼痛;而其中一種常見的疼痛部位就是肩膀。肩膀的疼痛通常起因於重複肢體動作造成的勞損,若疏於照料就容易反覆發作,治療起來病程漫長。通常民眾求診的原因不外乎肩膀疼痛或活動受限,而常見的兩種病因:一是關節沾黏,俗稱五十肩,肩膀卡卡角度到不了,疼痛不一定明顯但多半不舒服已經一段時間;而另一種就是肌肉肌腱的問題,例如肌腱炎,肌腱鈣化,甚至旋轉肌肌腱撕裂傷。肌腱受傷就好比連結肌肉與骨頭的橡皮筋出了問題,此時不只肩膀舉不高,動作時還會產生明顯的痛覺甚至無力。更複雜的狀況也有可能是兩種情形同時發生。   因此,長年反覆進行機械性動作如曬衣、拖地、收洗碗盤的主婦或是工作繁重的職業婦女,更容易引發旋轉肌肌腱的損傷。如果拖延治療,病情可能發展到影響日常生活,例如東西提不起來,肩膀旋轉特定角度劇烈疼痛而不能穿衣、無力曬衣服甚至提不動菜籃等等。   肩旋轉肌肌腱撕裂可能引發疼痛,甚至影響日常活動,可藉由超音波檢查輔助診斷(圖片非當事人)/松山悠適復健科 提供   陳正倫醫師也提到,之前有一位負責廚房工作的媽媽需要長時間使用鍋鏟、抬放紅茶桶,因發現手日漸無力且長期疼痛而到診所就診。經醫師問診測試並使用超音波檢查後,發現旋轉肌肌腱已經產生撕裂傷,先進行消炎止痛再加上保守治療作為處置。但因無法適當休養,反覆的疼痛仍影響工作甚至妨礙睡眠,因顧慮開刀治療後休息時間等多重考量之下,選擇嘗試併用PLT等新型血小板製劑,經過兩個療程之後,生活品質便得到改善。 陳正倫醫師表示,以上述的案例為例,在保守療法效果不明顯的情況下,一些自費治療如增生療法等就很值得考慮,新療程凍晶治療與傳統PRP注射治療最大的不同,就是患者不需要受到反覆抽血之苦。 有鑑於疾病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可明顯改善,陳正倫醫師呼籲母親節在歡樂慶祝之餘,也可以特別關心媽媽的身體健康。只要有疼痛或活動受限的狀況,可以趁這個機會陪同家人到醫院診所進行檢查,及早治療解決媽媽的不舒適。日常的留意與關照更能反映你我對媽媽的愛心。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