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PLT凍晶
12/03 思必瑞特總經理-林道隆再次受邀參與台新證券舉辦之「2021生技投資高峰論壇」 專家分析後疫情時代 生醫大未來
台新證券舉辦2021生技投資高峰論壇探討生醫產業投資趨勢,由左到右為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保瑞藥業董事長盛保熙、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醫揚科技美洲總經理莊富鈞、思必瑞特總經理林道隆。 全球疫情正面臨變種病毒侵襲,臺灣在政府及民間的共同努力下,抗疫的成果亮眼。台新證券上週五 (12/3) 於南港展覽館舉辦「2021 生技投資高峰論壇」,邀請到保瑞藥業董事長盛保熙、思必瑞特生技總經理林道隆、醫揚科技美洲總經理莊富鈞以及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針對臺灣生醫產業未來走向,並展望後疫情時代,臺灣生技業何去何從? 以及生醫產業策略如何發展等主題共同探討,一起掌握未來投資新趨勢。 台新證券董事長郭嘉宏致詞時表示,此次論壇以四大議題進行探討,分別為生技投資、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 未來趨勢、再生醫療技術及數位醫療科技創新,精闢分析產業動向,為投資人掌握新商機。論壇開場首先由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博士以台股投資的方向,進行「後疫情時代、生醫大未來」探討。李鎮宇演講中提到,未來主要著眼於 CDMO 產業有望複製晶圓代工的發展軌跡、算力演進與定序技術為精準醫療奠定發展基礎,未來癌症治療將邁向精準時代、元宇宙應用為醫療產業帶來突破、半導體開創生醫產業無限可能等動態。 再者由國際級 CDMO 大廠保瑞藥業董事長盛保熙精闢分析 CDMO 發展新趨勢,並說明保瑞藥業透過精準與策略性的併購,逐步佈局完整劑型生產線,擴展集團規模與國際代工能量,成為一家國際性的 CDMO 大廠。盛保熙在會中也指出 CDMO 產業趨勢與展望及臺灣 CDMO 的機會,也因為產業高成長率及一條龍 CDMO 需求高,再透過併購 (M&A) 或內生增長的積極成長策略,未來勢必引爆一股投資新熱潮。 接續由再生醫學技術領域的領導廠商思必瑞特總經理林道隆分享針對再生醫療技術的突破。思必瑞特公司致力於血液再生工程服務,並透過專利技術克服了傳統血小板製品應用於再生醫療所受的限制,是全球再生醫學與細胞療法技術領域之領導者。林道隆以再生醫學的宗旨,在論壇中分析市場變化與應用,精準引導成未來新趨勢。 論壇壓軸由 AI 醫療設備大廠醫揚科技美洲總經理莊富鈞暢談「數位醫療科技創新的新契機」,該公司以醫療用電腦研發、製造及銷售為主,與全球各大醫療大廠合作開發 AI 新技術,為業界技術領先的廠商。莊富鈞在論壇中分享在智慧醫療物聯網 (AIoMT)、行動照護系統、遠距居家照護醫療等領域的數位醫療科技創新所帶來的新契機。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81104
小男孩樂團米非為新專輯宣傳 擬定肌膚修復計畫顧形象
【NOW健康 楊芷晴/台中報導】小男孩樂團MECBand(Men Envy Children)於11月中發行第4張全新專輯,近期正為了新作品全力衝刺,為此檔期排滿的主唱米非深感忙碌的行程與全天上妝對皮膚產生的老化威脅,特地請皮膚科醫師規劃好皮膚修復計畫,改善乾燥、細紋、微微泛紅、痘痘和痘疤等肌膚問題,配合新專輯宣傳讓形象更完美。 【NOW健康 楊芷晴/台中報導】小男孩樂團MECBand(Men Envy Children)於11月中發行第4張全新專輯,近期正為了新作品全力衝刺,為此檔期排滿的主唱米非深感忙碌的行程與全天上妝對皮膚產生的老化威脅,特地請皮膚科醫師規劃好皮膚修復計畫,改善乾燥、細紋、微微泛紅、痘痘和痘疤等肌膚問題,配合新專輯宣傳讓形象更完美。 安珀琢玉醫美診所醫師柯威志表示,造成肌膚老化、反覆長痘痘及產生痘疤的原因眾多,通常與患者的生活作息、飲食、壓力及保養方式有關,歌手在工作滿檔的專輯製作及宣傳期,經常會耽誤到飲食和睡眠時間,加上長時間需要頂著大濃妝,長期累積導致這些肌膚問題在所難免,不過只要經過專業皮膚科醫師評估與治療,大多都能在3到5次療程後獲得不錯的改善成果,且不太會有修復期的問題,很適合歌手、藝人、網紅或無法隨意休假的上班族。 柯威志醫師進一步說明,有痘痘、痘疤,且同時還有其他肌膚老化問題,若痘痘不只出現1、2顆,建議先針對痘痘進行治療,以口服和外用A酸讓痘痘消失,後續再針對淺層的色素型痘疤、眼周細紋、表淺法令紋及毛孔進行皮秒雷射治療;針對深層的血管型痘疤及其他色素沉澱進行染料雷射治療,同時使用具有生長、修復作用的PLT凍晶,加快皮膚乾燥、無光澤、輕微泛紅及雷射後的修復速度。 倘若患者合併肌膚嚴重敏感問題,較不適合雷射療程,柯威志醫師認為,診斷時協助患者找出造成肌膚敏感、乾燥的真正原因,才能遏止敏感不適一再發生,例如:保養不當、環境因素等,去除可能的因素後,若仍舊肌膚敏感,依據醫師評估後,可考慮取患者的全血製造PLT凍晶來進行治療。 柯威志醫師指出,PLT是取自患者個人的血小板,非填充物,較無排斥、感染及安全問題,在血小板中豐富的生長因子作用下,可逐漸刺激纖維母細胞、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增生,修復乾燥且敏感的肌膚。 肌膚問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顯現出老化狀態,柯威志醫師提醒,根據每位患者的狀況不同,治療方式與療程時間也不盡相同,應和皮膚科醫師討論,請醫師評估後再進行療程,並於療程後4到6個月定期進行1次大保養,即使完成了雷射與PLT凍晶治療後,仍須留意清潔、保濕及出門前的防曬等保養程序,盡量避免熬夜、抽菸、喝酒、過度曝曬於陽光下,這些都是延緩老化與避免肌膚問題的重要關鍵。
異常落髮高危險群別煩惱! 育髮注入增生療法創新突破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每個人每天都會掉頭髮,只要落髮數量在正常範圍內並無大礙,然而,如果頭皮過了中午就開始油膩、搔癢、有頭皮屑,頭髮因此變得扁塌,洗頭時,甚至會發現頭髮落滿地,或者剛生產完、家人也有雄性禿等,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則要注意頭皮是否有不健康的跡象,你可能就是異常落髮的高危險群! 每人每天的落髮量 介於50到100根之間都屬正常 一般人頭皮上的毛囊約有10萬個左右,每個毛囊有一定的生長週期,之後歷經退化期和休止期,健康的毛囊進入3個月休止期後,待舊的毛髮脫落,毛囊會再度進入3到7年的生長期。越L’EXCELLENCE醫療美學健康管理診所皮膚科醫師張瑋庭指出,每人每天的落髮量介於50到100根之間都屬正常,以簡單的隨手測量來看,若你抓起自己的頭髮約50至60根(1平方公分)往下拉至髮尾,有超過6根頭髮掉落就代表是異常掉髮。 張瑋庭醫師表示,落髮的原因大致可分為瘢痕式落髮及非瘢痕式落髮。前者包含毛囊炎、受損的毛囊、外傷或是自體免疫疾病攻擊毛囊與頭皮所造成;後者則包含雄性禿、圓形禿,以及休止期的落髮。對抗落髮建議先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建議,確認落髮型態再對症下藥。以雄性禿或是女性雄性禿為例,治療方式包含外用生髮水、口服生髮藥物、PLT育髮治療、低能量的雷射刺激生髮,以及植髮等方式,都有助於毛囊恢復健康。 PLT運用於醫學美容 處理痘疤、細紋、生髮等問題 然而,植髮等較具侵入性的方式並不見得能被多數落髮患者接受,而外用生髮水與口服生髮藥物的改善效果雖不錯,但受限於有些患者對生髮水會覺得頭髮黏膩或有頭皮癢的問題,以及擔心口服藥產生1至2%性慾下降、性功能減退的狀況,或是吃藥擦藥一陣子,但仍有掉髮狀況。因此近期開始有越來越多人嘗試使用PLT凍晶來進行育髮治療。張瑋庭醫師提到,PLT凍晶早期主要是應用在骨科、復健科的關節與肌筋膜修復,接著被發現應用在醫學美容也有良好的成效,像是痘疤、細紋改善,以及生髮等治療。 張瑋庭醫師補充說明,採用PLT育髮的最大優勢在於患者只需要進行單次抽血150到250c.c.製作出PLT凍晶,後續就能進行多次治療,且PLT的專利技術可確保每次製作出來的凍晶定劑定量,每次製作約6到20瓶,每瓶皆含10億個血小板生長因子,生長因子幫助修復受損細胞與組織,做成凍晶後還能在室溫下保存3年,持續為患者進行育髮療程。 最後,張瑋庭醫師提醒,若民眾發現自己疑似有異常掉髮現象,應積極接受治療,無論後續患者決定採用何種方式進行育髮治療,都應維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及均衡飲食,才能為毛囊和頭髮提供足夠的養分,確保頭皮處於健康狀態。
網球肘跟打網球無關! 上班族、家庭主婦都是好發族群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一般人常誤認為網球肘是運動員的專屬疾病,但其實任何人都可能發生網球肘,日常生活中長期過度或不當使用手指或手腕,如敲打鍵盤、握滑鼠、提重物、做家事等,都可能引發網球肘。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一般人常誤認為網球肘是運動員的專屬疾病,但其實任何人都可能發生網球肘,日常生活中長期過度或不當使用手指或手腕,如敲打鍵盤、握滑鼠、提重物、做家事等,都可能引發網球肘。 網球肘如何發生? 手腕和手指長期不當使用是主因 至於網球肘是如何發生?適康復健科診所醫師劉奕廷說明,主要是因為手腕和手指的伸肌群過度牽拉的力量而造成的肌肉拉傷,使得附著於肘部外側骨突出上的軟組織產生一系列的微小撕裂,導致肱骨外上髁產生發炎疼痛。除了動態的活動外,即便是上班族靜態的握滑鼠,長期姿勢不當都可能產生疼痛;網球肘病程持續發展,手肘外側的肌鍵會因為用力握緊拳頭,或扭轉毛巾時的動作,痛楚加劇。 復健醫學在急性疼痛發生期會先採取保守治療,利用冰敷或電療幫助緩解疼痛,待疼痛較為緩解,再改為熱療或超音波等治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帶走發炎物質,並合併服用類固醇藥物;若1至2周的治療成效不彰,可選擇局部施打類固醇,通常注射類固醇成效顯著,但長期施打恐導致肌鍵組織變得脆弱或局部皮膚因色素退化出現白斑,建議類固醇1年內同部位勿超過3次、2次治療間隔勿小於1個月。 常見增生療法有3種 可加速修復受損組織 當疼痛反覆發作演變成慢性發炎,肌鍵如同煮熟的蛋白產生變性狀態,施打類固醇效果會變得不理想,此時建議介入增生療法較能達到快速的修復。劉奕廷醫師表示,增生療法包括:高濃度葡萄糖、PRP和PLT,高濃度葡萄糖能促進良性發炎反應,讓身體產生生長因子進行受損組織修復;PRP和PLT可促進良性發炎反應,同時直接給予生長因子,加速受損組織修復。 PRP和PLT都是利用患者自身血液分離出來的血小板生長因子,使用在受傷組織達到修復目的。增生療法的療程為3至6次,PRP必須每次抽血、單次治療,患者容易感到抗拒;而PLT僅透過1次抽取250c.c.的血液送進實驗室進行特殊技術分離殺菌,製成粉狀凍晶,分離出的生長因子濃度比PRP高出8倍,約可製成10多瓶不等的凍晶瓶,可保存3年之久,若反覆受傷時可以分次使用,回溶後生長因子仍可保有活性。 當疼痛反覆發作恐釀慢性發炎 PLT療程大幅改善疼痛 劉奕廷醫師日前收治1名網球選手,由於過去幾個月的防疫期間運動量減少,近期微解封後才開始進行正常訓練,用力過度拉扯到伸腕肌群,以致先前的舊傷復發開始疼痛,過去都藉由施打類固醇緩解疼痛,這回檢查除肱骨外上髁的壓痛反應,超音波也看到肌鍵有慢性發炎,經復健科醫師建議採用PLT療程,每2周1次、共6次治療後,不僅疼痛明顯改善、肌鍵修復良好,運動比賽時也有好的表現。另有1名中年婦女平時慣用手臂提包,導致網球肘疼痛困擾,因害怕類固醇過量引發副作用,藉由PLT治療後,透過改由背包或肩包的姿勢調整,疼痛大幅改善。 採用自體血小板生增生療法雖然沒有排斥問題,但治療前應先進行健康評估,劉奕廷醫師提醒,有服用抗凝血劑患者,需經評估是否暫停服用,若曾中風或心律不整的患者有停藥風險,則應考慮以其他治療取代,其他如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癌患等也應評估。此外,若反覆發生網球肘,可配戴護肘提醒過度不當用力,治療後尤其必須強化伸腕肌群的耐受性,以避免常態性發作。如果已經發生疼痛症狀,應盡快治療勿拖延,若超過3個月轉為慢性發炎時,治療與復原的困難度都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