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PRP凍晶粉
一種新的生長因子濃度標準化製備方法
濃縮的血小板凍晶粉可以解決現行PRP缺乏標準化、研究間缺乏一致性、以及缺乏詳述劑量等缺失。新的PRP凍晶粉為PRP研究以及患者治療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文獻:Platelet-Rich Plasma Powder: A New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Growth Factor Concentrations. Am J Sports Med. 2017 Mar; 45(4):954-960. 實驗設計:控制實驗研究法 實驗結果: 與全血相比,所有生長因子製備方法均顯示生長因子VEGF,bFGF,PDGF-AB和TGF-β1的濃度升高。在VEGF和bFGF濃度中發現較大的個體差異。血小板凍晶粉的生長因子(包含VEGF、PDGF-AB、TGF-β1)濃度顯著高於全血以及以Smart-Prep2和PC兩種製備方法所製成的PRP。 結論: 濃縮的血小板凍晶粉可以解決現行PRP缺乏標準化、研究間缺乏一致性、以及缺乏詳述劑量等缺失。新的PRP凍晶粉為PRP研究以及患者治療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臨床相關意義: 經由冷凍乾燥法 所製備的濃縮PRP凍晶粉,可幫助醫師以定劑定量的方式控制療程中的生長因子濃度。 血小板凍晶粉末是乾燥物質,因為無需離心且(製作完成後)方便取得,從而節省了臨床實驗所耗費的時間和人力 。 但是,在將這項基礎科學研究的結果轉移到臨床應用之前,必須釐清監管問題。
PLT凍晶粉療法 大谷翔平也用過的神奇療法 思必瑞特要讓更多人都用得起
文 林佳誼 轉自 天下雜誌 台灣自2018年開放部份自體細胞治療計畫以來,再生醫學迅速捲起IPO熱潮,上市櫃已有12家相關族群。生技新創思必瑞特從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PRP)技術切入,前新浪網共同創辦人姜豐年也是投資人。這項過去如大谷翔平等運動明星都愛用的再生療法,思必瑞特如何讓更多台灣人也用得起? 今年台灣大學籃壇的一大奇蹟,就是創隊僅4年、過去沒人看好的政大雄鷹,竟一舉擊敗去年冠軍世新大學,拿下校史首座大專院校籃球聯賽(UBA)冠軍。 政大雄鷹背後關鍵推手、曾為職業籃球選的新浪網創辦人姜豐年,4年前全力贊助政大成立籃球隊,親自挖角、督軍自不用說,但他還有一個照顧球員的法寶,就是他所投資的生技新創思必瑞特。 「今年政大奪冠,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全員健康,都沒有人受傷,」姜豐年得意地說,他平常下足功夫,把球員顧得很好,國內連職業籃球隊都沒這麼好的醫療照顧。 其中,就包含為球員提供思必瑞特的血小板再生療法,治療運動傷害的關節受損。「一次要價不便宜,但效果很好,」姜豐年說。 姜豐年投資的思必瑞特,主要業務是用專利技術——新型PLT血小板凍晶技術(Platelet-Lyophilized Treatment),製備個人化的血小板生長因子試劑,提供高效且穩定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latelet Rich Plasma,PRP)治療。 簡單來說,PRP是一種再生醫學療法,原理是人體血小板中含有豐富的生長因子,將自體血小板抽取出來施打在受損的肌腱、韌帶、神經或關節等部位,已被醫界證實可以有效促進組織修復再生。 相關文章: 血小板凍晶 (PLT) 應用於改善臉部膚質、膝蓋關節修復的最終手段 骨復健科醫師談PLT與PRP增生療法 PRP療法因為可以避免開刀、縮短復健時間,在職業運動員之間相當風行。近日以「二刀流」威震大聯盟的天使隊日籍好手大谷翔平,2018年時右手韌帶受傷,就曾經採取PRP治療。已故NBA巨星布萊恩、大聯盟前洋基隊A-Rod、高爾夫名將老虎伍茲等明星也都使用過。 3年營收年年翻倍 但是傳統PRP必須每次當場抽血、僅限當次使用,且每次抽出血漿的血小板濃度也不一定。思必瑞特研發血小板乾粉製程技術PLT,把血小板乾燥成粉末狀,施打時再加入生理食鹽水還原即可。可以一次抽血、多次施打,且可以更精準控制血小板的總量和活性。 打個比喻,就像是喝牛奶,傳統PRP在每次要喝牛奶時,必須當場擠乳並馬上飲用完畢。思必瑞特的PLT技術,則是將牛奶製成奶粉,每次飲用時,只要加水還原即可。 這項專利技術,讓思必瑞特今年初剛完成的pre-A輪融資,就吸引到約1億元資金。主要投資人除了姜豐年外,還有國內知名創投達盈管顧,以及日系創投Infinity Ventures Partners(IVP)等。 「這筆資金將用於擴大租用實驗室、和生產線設備,」思必瑞特生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道隆說,過去3年思必瑞特營收都呈現翻倍成長,去年已達約5000萬元,隨著產能打開,今年預估可挑戰1億元。 這業績,已不遜於台灣幾家掛牌的再生醫學同業。 例如,今年1月上櫃就一度登上生技股王的長聖,去年全年營收為7059萬元。2月掛牌上櫃的博晟生醫,鎖定骨科修復與再生醫材,今年上半年累計營收則為244萬元。 一次家族聚會,兩人一拍即合 其實思必瑞特獨家開發的血小板乾粉製程,技術共同發明人是林道隆的伯父林智一,也就是國內知名音樂串流平台KKbox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林冠羣的父親。 林智一是藥劑師出身,在60年代畢業自國防醫學院,畢業後曾在三軍衛材供應處任職。後來退伍創業,從代理塑膠空針開始,一路做到成立中央醫療器材公司,在骨科醫材一度在台灣有50%市佔率,在國內生技產業亦有一席之地。 血小板乾粉製程專利就是他生前與團隊共同研發的成果之一。林智一一直想把這開發成一種藥品,卻沒找到成功的商業化模式。 他過世後,林冠群、找來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畢業、又曾待過美國輝瑞、台灣寶齡富錦,有多年生技藥業經驗的堂弟林道隆,將父親的遺願託付給他。 林道隆回憶,一次家族在圓山飯店聚餐,已忙於KKbox自創事業、又從父親那裡繼承了血小板乾粉技術及公司的林冠羣,正苦惱不知該如何處理。他直接開口問林道隆有何想法。 「我的方法跟你父親可能不會是一樣的,」在生技藥業已打滾多年的林道隆不僅回得很直,接著還一連串說出,如果是他,會如何將這一技術推向商業化的構想。林冠羣聽完興奮地立刻開口,「我們來一起來做這件事情,你覺得如何? 」 思必瑞特生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道隆。(思必瑞特提供) 接受媒體採訪時將西裝襯衫扣子扣到最上一顆、說起話一派斯文的林道隆,卻很有商業頭腦。2015年接任總經理後,他將業務發展從骨材研發,轉向鎖定醫美、生髮,以及運動醫療等相對成熟的應用,立刻打開市場,目前在台灣配合的醫療院所客戶已超過200家。 「Steven(林道隆)的背景很特別,他有醫學訓練,懂醫生的語言,同時又有產業歷練,知道市場需求,再加上家學淵源,」達盈管理顧問合夥人方頌仁觀察,「這樣的人才在台灣生技產業很少見。」 方頌仁說,過去思必瑞特雖有一個獨家專利技術,卻沒人把它變成應用,林道隆加入後,這項技術終於找到推向市場的方式,後續商機還有很大潛力。 不過,第一線執業的前台大和國泰復健科主治醫師、現任於維德骨科診所的復健專科醫師李嘉瑋點出,以PRP技術而言,目前還有兩大常見的問題需要克服,一是在製作和施打上難有統一標準,二是費用昂貴。 血小板再生治療目前屬於健保自費項目,傳統PRP每次療程普遍要價都在1~2萬元或以上。思必瑞特的PLT凍晶製程,一次製作多落在8~15萬元之間,相對較高。但好處是可供多次施打,若施打次數多,則單價可比傳統PRP便宜不少。但李嘉瑋點出,這相對也會衍生更長製作時間,以及後續保存問題。 但林道隆滿懷信心認為,台灣的醫療市場雖小,但台灣人對醫療的接受度很高,加上思必瑞特也已展開美國、日本市場佈局,他的目標,是要讓公司營收繼續翻倍增長下去。(責任編輯:李郁欣) 思必瑞特生技 成立:2015年 代表人物:林道隆(總經理兼董事長)、林冠羣(共同創辦人) 營收:預估約1億元(2021) 累積募資金額:約1億元 投資人:達盈管顧、Infinity Ventures、姜豐年 員工數:40人 原文網址: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7160?from=search
血小板凍晶 (PLT) 應用於改善臉部膚質
使用專利凍晶製程的血小板(lyophilized platelet-richPlasma,簡稱L-PRP)能夠精準定量有助於療程。思必瑞特生技公司專利製程得到的粉末狀L-PRP (PLT),粉末回溶後可立即使用。本研究利用攝影照片 、Visia 肌膚檢測儀、DermaLab (USB) 和組織切片檢驗比較療程前後的結果。發現不僅受試者的膚質提升、淡紋外,真皮層和皮下組織膠原蛋白密度皆明顯增加。 文獻:Utilization of lyophilized platelet-rich plasma in esthetic facial treatment J Cosmet Med 2020;4(2):101-107 Case 1 受試者:35歲,女性,有著太陽穴凹陷、雙頰凹陷、膚質粗糙問題。 作法:注射太陽穴位置、額頭以及臉頰,共四次療程,每次療程間隔一個月。但臉頰只有注射最後兩次。 療程後:經過四次療程,顯示該名受試者的額頭、太陽穴以及雙頰肌膚有顯著改善。經由儀器測量,平均治療後達 32% 的改善。 圖2A、2B 分別比較前後療程的影像比較 圖2C 療程後不論是皺紋、膚質還是毛孔均有顯著改善 Case 2 受試者:30歲女性,有肌膚粗糙與眼周肌膚鬆弛等現象。 療程後:臉部紋路與下眼瞼膚況有顯著改善。 圖 3A、3B 整體膚況與眼周膚質明顯改善 圖 3C 療程後不論是皺紋、膚質還是毛孔均有顯著改善 圖 3D 藉由超音波檢測方式,顯示治療後眼瞼真皮層與皮下組織的膠原蛋白密度顯著增加 圖 3E、3F 眼瞼切片組織細部觀察,治療後下眼瞼出現膠原蛋白生成與彈性蛋白顯著增加,並且沒有出現任何纖維化現象或外來物排斥等不良反應。 Case 3 受試者:33歲女性,臉部膚況適中。 療程後:膚況與臉部線條有顯著提升 圖4A 經過療程後,膚質與臉部線條有顯著改善。 圖 4B 從超音波檢測上眼皮的真皮層與皮下組織膠原蛋白密度有顯著提升。 圖 4C 從組織切片來看,膠原蛋白與彈性纖維顯著增加。
私密處雷射搭配SSLab PLT療程 妹妹鬆弛不煩惱
懷孕期的媽媽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那種既緊張又喜悅的心情持續到孩子的誕生,但部分產婦生產後卻需要面臨陰道鬆弛的尷尬問題,礙於私密問題不敢隨意開口詢問身邊的人如何改善,而自己悶頭苦惱,直到夫婦關係失和才趕緊求診的婦女不在少數,還有許多年輕女性因為另一半的求歡次數減少,因而認為是自己先前的性行為次數頻繁,懷疑自己陰道鬆弛,讓對方沒感覺。#PLT #陰道鬆弛 #血小板 #凱格爾運動 #G緊雷射 懷孕期的媽媽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那種既緊張又喜悅的心情持續到孩子的誕生,但部分產婦生產後卻需要面臨陰道鬆弛的尷尬問題,礙於私密問題不敢隨意開口詢問身邊的人如何改善,而自己悶頭苦惱,直到夫婦關係失和才趕緊求診的婦女不在少數,還有許多年輕女性因為另一半的求歡次數減少,因而認為是自己先前的性行為次數頻繁,懷疑自己陰道鬆弛,讓對方沒感覺。 然而,醫師也多次分享在臨床上陰道鬆弛與性行為次數無關,根本原因還是與自然生產、快速減肥和自然老化最相關,這些都有可能直接造成女性的陰道變鬆,當胎兒經過產道時,陰道受到擠壓,難免可能出現鬆弛問題;過度肥胖的人若曾經大幅減重,快速瘦身會導致大量流失膠原蛋白,有可能造成陰道鬆弛現象;最後是無法避免的老化問題,隨年紀增長,或習慣攝取高油、高糖飲食,加速身體老化,使得體內的荷爾蒙下降、膠原蛋白流失,組織鬆散,陰道內壁可能變薄、萎縮、乾澀且失去彈性。 常有人誤解只要產後請醫師將陰道縫緊一點,就不會有鬆弛問題,不過陰道總長約8到10公分,醫師只能縫陰道口的3到4公分,也就是只能解決「門口」的鬆弛,開門後過於寬敞的問題還是得仰賴其他方法解決,想要擺脫鬆妹妹的稱號,可以每日透過陰道緊實運動,幫助訓練骨盆底肌群,當核心肌群、骨盆腔內肌肉有力,陰自然也就會變得緊實,同時也可以改善漏尿的情況。 通常鍛鍊骨盆底肌群的運動包含凱格爾運動、橋式、深蹲、鷹式等,有重訓或健身習慣的人對於橋式、深蹲、鷹式等動作較熟悉,而凱格爾運動是婦產科醫師常會推薦的鍛鍊方法,只要透過小便時段,刻意中斷尿流約2到3秒,重複4到5次,看是否能順利完成這個動作,練習頻率是每天做1次約5分鐘,連續練習2個月,可感受到有所改善,若實際演練了這套動作許久,改善效果仍有限,或者不想花費時間做訓練,也可以直接採用雷射手術加強陰道的緊實度。 雷射手術最常見的就是G緊雷射,也就是在私密處實施雷射手術,用創傷後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的原理,達到陰道緊實的效果。一般療程為1個月施作1次,約需至少3次治療,可改善漏尿和鬆弛問題,不過缺點是雷射後陰道會變得乾澀,因此可以搭配G點注射,加強私密處的濕潤度延緩私密處老化和乾澀。 G點注射是在女性的私密部位的G點,大約距離陰道口5到8公分的陰道壁上方進行治療,玻尿酸或PLT凍晶都可以提高G點的敏感度以及陰道內壁的緊實度,讓女性對性愛的感受更強烈;或者在雷射搭配PLT凍晶療程,更加乘刺激膠原蛋白生成,以及加速傷口的自體修復。 雖然玻尿酸是私密處雷射手術後,較為普遍的搭配療程,不過因為玻尿酸屬於填充物,優勢是可以立即發揮作用,缺點為其結構化合物並不是本身自體可吸收的東西,因此不含生長因子類的物質無法刺激自體膠原蛋白的再生,且因不可被人體吸收而形成可能殘留結晶在體內;而真正能刺激自體膠原蛋白再生,市場上目前有一項選項為PLT凍晶,此PLT凍晶是思必瑞特最新專利高濃度血小板精製技術,抽取患者的血液即可萃取出每瓶10億個血小板的PLT凍晶,血小板中含有大量的生長因子,能刺激膠原蛋白增生與細胞、組織修復,搭配雷射手術使用,能幫助女性失去彈性的私密處再度回復青春緊緻的狀態。 資料來源:私密處雷射搭配SSLab PLT療程 妹妹鬆弛不煩惱